中評社台北12月12日電(記者 倪鴻祥、鄒巧韻)深入探討未來兩岸關係的“台北會談”經過連續兩天開會,11日下午圓滿落幕。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作分組總結報告時指出,這次聽到許多台灣的學者表示,兩岸政治對話早點談比晚點談好、談比不談好;台灣如果拖愈久,對台灣愈不利。
“台北會談”由兩岸統合學會、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21世紀基金會、台灣政治學會、台灣民主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協辦,10、11日一連兩天在台北福華飯店進行分組討論,會後由劉國深與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歐盟與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吳東野提出分組總結報告。
劉國深表示,參與分組討論的兩岸學者同意,未來幾年兩岸關係是機遇大於挑戰,基本上一是民進黨對馬英九牽制的問題,二是台灣社會對兩岸協商談判的問題認知存在一些錯誤的觀點,三是兩岸客觀上存在結構性的矛盾。
他指出,對台灣來說,兩岸政治對話早點談比晚點談還好、談比不談好,這兩天都有許多相關說法,而且很多台灣的學者都提到,大陸願意談是釋放善意的,台灣應該知道兩岸拖下去,政治問題不解決,拖下去對台灣更不利,過去他甚少聽台灣學者這麼說,現在提出台灣應該主動要求談,而非大陸逼台灣談,現在大陸好像不急了;他說明,事實上,大陸並沒有要逼台灣進行政治對話。
他說,中評社副社長周建閩提出統一是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和平統一不是單方面的征服,兩岸都是統一的主體,要共同締造一個新的中國;這個觀點值得大陸學者好好深思。
他表示,台灣的學者指出,台灣民眾對兩岸政治互動有很大保留,很多數據顯示,在台灣認同台灣的比例愈來愈高,認同中國的比例愈來愈低;台灣不要做內戰的失敗主義者,不要有受難者情節;還有認為大陸要更大方的作更大的讓步。
劉國深指出,與會者認為,中華文化仍是台灣的主流文化,而且已發展出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當前台灣的建構性認同已超越本質性認同,所以要用兩岸共同的民族認同推進建溝性的認同,台灣政治人物炒作認同問題,造成台灣社會的錯亂,台灣人存在著政治受難者的心態;兩岸政治互信具有不穩定、不平衡,不全面、不厚實的特性,但不能用戰爭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他說,民進黨的學者童振源以民調數據認為馬英九執政4年多來,台灣社會的台灣認同增長速度比扁政8年增長還快;大陸對台灣當局的善意有增加,但對台灣民眾的善意沒有增加;這種說法引起疑問,認為民調與真實想法是否能對起來頗有問題,有人進行偏頗的社會化教育現象值得重視。
他表示,與會者建議要在求同存異下的過程,逐漸消除兩岸之間在國家認同上的歧異;中共與民進黨聯手將中國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要用自己的方式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還有人認為,雙方要繞開敏感政治符號,體現兩岸都是中國人;也有年輕的台灣學者認為台灣不能放棄逐鹿中原,不能做一個失敗者。
劉國深指出,有關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的民調,與會者認為台灣在進行反認同的一種建構,但有人不認為是自上而下的建構,有人認為是自下而上的變化;有人認為,馬英九提出主權、治權的畫分是可以借鑑。中華民國的問題,兩岸存在對話空間,國名、國旗、國號的問題都可坐下來談。
他說,有學者指出,台灣社會從分治走向分治的固定化,呈現民進黨走向顯性獨台、國民黨的隱性獨台等二種趨勢,大陸提出國家尚未統一,是沒有主動而是被動性,統合論提出兩岸走向統一的機制,才是有積極性的安排。
他表示,也有學者認為兩岸要破除西方國家主權的觀念,要用共有、共治、共享主權的新觀念解決問題,並指出兩岸這幾年在這方面累績不少成果;近年來台灣認同與反認同建構的問題確有從上而下的宣傳教育的影響,如果台灣主體意識上昇到道德標準,就可據此審判其他人,這是危險的發展。
劉國深指出,有學者說明民調是可以透過設計得到想要的答案,還有台灣的學者在授課時調查大學生對國家的認同,這會讓人有很多想像空間,拿國家認同來作民調是否合適?因為至少有10個技術上的侷限性,如果不克服的話,經過精算會得到一個謬誤的結果,從事社會科學研究者如果太相信民意調查,會吃大虧。
他說,要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也有邏輯上的錯誤,他認為在海峽兩岸之間,“一個中國”不要簡單的去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不要再自己騙來騙去,其實都是中國政治體系下的子系統,中華民國是客觀存在的,不應該製造問題為難兩岸政治關係,這點大陸近年來也在務實的調整。對台灣來說,統一與獨立也沒搞清楚,很多人把統一搞成被統一,統一的內涵要深刻了解,台獨的問題也是如此,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