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2日電(記者 倪鴻祥、鄒巧韻)兩岸學者參與的“台北會談”經過連續兩天開會,11日下午圓滿落幕;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歐盟與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吳東野作總結報告時指出,將來談到兩岸加強認同互信可以多爭取民意支持;他樂見中評社扮演兩岸溝通的角色。
“台北會談”由兩岸統合學會、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21世紀基金會、台灣政治學會、台灣民主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協辦,10、11日一連兩天在台北福華飯店進行分組討論,會後由吳東野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提出分組總結報告。
中評社社長郭偉峰11日上午在分組討論擔任與談人時建議兩岸可以建構認同的新機制,以純民間組織方式,結合中華民族復興的概念,中評社願扮演兩岸溝通的角色,獲得與會者支持,吳東野在總結報告裡特別提出。
吳東野表示,雖然座談會討論的主題是兩岸的認同與互信,可是兩天下來大家討論認同多一點,因為大家都認為有認同應該就有互信,而且不管藍綠,都認為認同對當前兩岸關係非常重要;而且認為兩岸關係要進一步發展,台灣民眾的認同就非常關鍵,如果沒有交集感,那經濟讓利再大,效果也不會太大,斷裂反而會加深。
他指出,分組討論時有不少學者提出寶貴的看法,很多人認為大陸讓利的空間已經到極限,也有人認為如果純粹用利益的角度去看兩岸關係,那當經濟表現不太好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兩岸關係推動的動力就會喪失掉。
他說,大陸學者比較注重兩岸同屬一中的概念,認為推動認同互信的基本要件應該在這架構框架下,這是基礎;民進黨人士認為認同也很重要,認為認同的問題是邁向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很重要步驟,但不是一、兩天促成,必需要追求相互溝通、相互體諒、相互扶持的過程,如果太多政治動作效果會有反效果。
他表示,綠營學者游盈隆特別提到兩岸認同的斷裂與統獨主客異位的趨勢,不是短短幾年間去中國化所造成的,大陸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是加深兩岸關係的關鍵;但有學者立即提出疑問,如果自由化與民主化是加深兩岸關係的關鍵,那1979年大陸對台政策是否是錯誤?和平發展的路線是否不對?若非如此,那就是台灣內部出問題,是政黨與政治人物多年操弄的結果。
他指出,從討論中可看出台灣內部的安全與利益不斷增加,但認同與價值觀不斷在下降,會造成此一危機,一是兩岸太重視經濟互動的利益,有學者認為兩岸都得負起責任,也有認為馬執政幾年來,從來不談理念與價值觀,所以經濟不好時立即受到衝擊與影響。
他說,與會者也提出,台灣的認同、中國意識淡化與大陸在國際上壟斷整個中國身分有關係,以及民進黨多年來在台灣塑造台灣的認同史觀;也有人認為,目前大陸對台政策,一方面是紅蘿蔔、經濟讓利,一方面是武力威嚇,使得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但維持現狀不代表獨派意識的增長,而是大多數人兩岸未來懷疑;另外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政治因素與文化認同因素產生惡性循環,導致整個台灣在民族與認同的危機擴大。
吳東野表示,大部分人都認為強化兩岸認同要掌握機遇與創造氛圍,兩岸都要有自信尊重包容;未來兩岸關係在相互定位上需要建構的過程,這部分兩岸都需努力;台灣方面認為馬政府應多下功夫,讓台灣人有價值觀與理念;大陸方面則提到要讓台灣感受到尊嚴,有合情合理的安排,讓台灣有尊嚴的下台階。
有關台灣參與國際的問題,他指出,有人建議大陸讓利時,不要擠壓在台灣的中國意識發展的空間;北京可以思考幫助台灣與其他國家簽FTA,或加入區域整合,別再以政治談判作一前提,這對兩岸互信有幫助;也有建議兩岸處理國際空間問題時應共同商議,所謂共同,就是兩岸共同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立場,展現互信與提升認同感;另有建議,NGO的活動上不必談主權與身分,活動空間遵循慣例即可,很多事可事先溝通,建立共管機制。
他說,大陸方面認為,如果ROC與台獨連結,大陸不會接受,台灣方面認為民進黨執政時很善於引導民意,國民黨只會尊重,尤其馬政府,導致年輕人與媒體稱呼中國,變成“一邊一國”的實質影響。
對於兩岸文化交流,他建議可以參考德國模式;有人質疑兩岸文化協議無法簽成是美國人在阻擋,也有人認為大陸媒體到台灣可以自由去看、接觸,但台灣的媒體去大陸往往不容易採訪到需要的新聞,但相信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如果兩岸可以擴大文化交流、簽文化協議,在兩岸科技、文化、文藝、青少年交流等全面帶動交流下,那就是兩岸常態化與機制化。
吳東野表示,與會者認為兩岸應先發展政治關係,再逐步建立政治互信,最後進入政治談判,可以從維持現狀與和平共存方面著手;對於民、共兩黨交流,民進黨希望在台灣前途決議文修改前別再談要台灣獨立,這是起步的開始。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