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周志懷:政治仍在阻礙兩岸合作的深化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記者 王宗銘)由兩岸統合學會主辦的“台北會談” 10日在台北福華飯店登場,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在發表開幕演講時表示,自2008年以來,兩岸很多的矛盾到現在都沒有解決,在兩岸經濟合作協商中,政治仍在阻礙兩岸合作的深化,我們不應該談政治議題就色變,這是兩岸關係中現實的重大課題,不能退縮,在條件成熟時,我們就應該進行政治對話,可先從雙方共同關切的議題開始。 

  “台北會談”主旨為探討如何強化認同與互信以深化與鞏固現有的兩岸和平發展成果,主辦單位為兩岸統合學會、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協辦單位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21世紀基金會、台灣政治學會、台灣民主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兩天的議程將有20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兩岸各10人,同時也有20人評論,兩岸各10人。  

  開幕式安排以“海峽兩岸研究中心主任”頭銜與會的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21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陳明通、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等人發表談話。 

  周志懷致詞時首先詼諧地回應台大國發所教授陳明通所提的兩個故事,他說,陳明通發言提到想去投票選大陸的國家主席,“很好,歡迎”,讓他改變印象,陳明通又說,不是去中國化,是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化,這是心中有中國,只要是認同一個中國,以後可以再討論。與會者聞之不禁莞爾。

  周志懷說,中共十八大之後,兩岸關係未來五年會怎麼走,他認為要構建一個新共識,也就是胡錦濤所提出的一個中國框架,賈慶林則說,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現實,這是打破兩岸僵局的一個探索,可以在未來五年找到兩岸和平發展持續的動力基礎。 

  周志懷說,同時也要構建一個以“九二共識”為主要內容的兩岸學術團體,作為一個共識群,反對台獨、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是大家的共識,如果未來五年只有“九二共識”作為我們的共識,會缺乏動力。 

  周志懷說,另外要關注三個新增現象,包括先經後政、維持現狀以及認同異化。其中,他從2009年5月開始主張邊經邊政,但他這不是促談,而是關注,因為可能會坐視機遇的流失,而且兩岸十八項協議如果沒有政治互信做基礎,能夠達成嗎? 

  周志懷還說,自2008年以來,兩岸很多的矛盾到現在都沒有解決,在兩岸經濟合作協商中,政治仍在阻礙兩岸合作的深化,我們不應該談政治議題就色變,這是兩岸關係中現實的重大課題,我們不能退縮,在條件成熟時,我們就應該進行政治對話,可先從雙方共同關切的議題開始。 
 周志懷說,現狀是流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靜止的,寄望長期維持現狀是不現實的,沒有必要採取維持現狀這種駝鳥政策,維持現狀只會讓現狀長期維持在一種不確定的狀態,應該給老百姓一個明確的未來,可以經過兩岸的共同努力,給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佳現狀。 

  周志懷說,大陸的政策總體來說是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也符合兩岸共同利益,重大事件對台灣認同問題是影響很大的,絕大台灣民眾是認同中華文化,這是根,但跟政治認同是脫節的,也與現實生活經驗的認同是脫節的,所以在論述上,不必把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對立起來,而是要放在更長更大的時空背景的作用去考量分析,不必只看四年、八年,馬英九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值得肯定。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