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國海南漁民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命名

  我國海南漁民長期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帶從事生産活動。他們以島嶼爲基地,到海上捕魚、海中作業(潜水),捕撈海龜、玳瑁、金槍魚、馬鮫魚、鯊魚、硨磲、海參、鮑魚等珍貴海産。在實踐過程中,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島一礁,進而根據約定俗成的習慣,對西沙、南沙群島的島嶼、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灘分别給予了具體的命名。

  一、海南漁民命名的稱謂

  解放後,我國學者在發表的文章、出版的著作中,涉及海南漁民對西、南沙群島命名的稱謂時,有不同的叫法、不一樣的名稱。有的叫“漁民地名”或“漁民習用地名”,這是最直接的叫法、很直白的名稱,也是使用最多的稱謂。解放前亦有類似的稱呼,在1928年沈鵬飛編《調查西沙群島報告書》一書中,載有6個海南漁民對西沙島礁的命名,該書稱之爲“漁家口稱”(漁民地名的意思)。有的叫“土地名”,我國古代圖籍中,有“珊瑚洲”、“千里長沙”、 “萬裏石塘”等地名,是我國古代人民對南海諸島的命名,叫“古地名”,相應地,海南漁民對西沙、南沙島礁的命名是民間的命名,是土人(居住在西沙、南沙群島島嶼上的海南漁民)的命名,全是海南方言稱謂,鄉“土”氣息濃厚,稱“土地名”。在解放前出版的書刊中,也有把居住在西沙、南沙群島島嶼上的海南漁民叫土人的,如1929年出版的《濤聲》雜誌,有“遠見樹……下午扺林島(土人稱爲猫島)”的記載,文中的林島爲今西沙群島中的永興島,土人就是居住在永興島的海南漁民,猫島是他們對永興島的稱呼,土地名的意思。有的叫“瓊人俗名”或“俗名”,這兩個稱呼最早見諸文字的是《西沙島東沙島成案匯編》(陳天賜編,1928年6月)及《調查西沙群島報告書》(沈鵬飛編,1928年)二書中提到的瓊東縣人李德光等呈報的“承領經營吧注島及吧興島種植漁業計劃書”所附《西沙群島圖》(圖8.2)及圖説。在該圖中有雙帆、長島、吧注、吧興、巴興谷、三圈礁、干豆、鴨公、銀島、四江、三脚、二圈礁、老粗、圓島、尾島、大圈礁、白島仔、半路等18個地名,在每個地名之前均注“俗名”或“瓊人俗名”。而在圖説中稱:“民等承領之地爲吧注島及吧興島(均係瓊人俗稱),於圖中均以紅色繪其周圍爲記,而吧注島之位置則在長島(瓊人俗稱)之南端”,亦提到瓊人俗稱(名)。解放後,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中,最早出現“瓊人俗名”一詞的是1982年。

  本文采用“土地名”一詞,作爲海南漁民對西沙、南沙群島的稱謂。

  二、土地名的來源

  如前所述,海南漁民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具體島、洲、礁、沙、灘的命名,叫做土地名。這些土地名是早已記録在案,有根有據的。

  (一)《更路簿》記載的土地名

  《更路簿》(曾稱《水路簿》),和《兩種海道針經》(中華書局,1961年)一樣,是一種民間航海針經書,它是帆船航行時期,海南漁民在西沙、南沙群島一帶從事漁業生産和航海實踐活動的經驗總結;在實踐過程中,歷經輾轉傳鈔、反復驗证、多次增删、修改補充而成的“秘本”。是海南漁民集體的創作、智慧的結晶,又是他們世代相傳的航海指南。

  《更路簿》早就在海南漁民中以各種鈔本和口述形式流傳。直到1974年,在廣東省博物館編寫出版的《西沙文物》(文物出版社,北京,1974年)一書中,才公開報導出來,始爲學界所知,得到重視,引起研究部門和學者搜集、整理和研究。

  迄今爲止,有關單位搜集到的《更路簿》有19種版本。其中,厦門大學南洋研究所搜集到的有蘇德柳鈔本《更路簿》、許洪福手抄《更路簿》、鬱玉清抄藏本《定羅經針位》、陳永芹抄存《西南沙更路簿》,八一電影制片廠徵集、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符宏光根據土地名繪製的《西南沙群島地理位置略圖》;華南師範大學地理係搜集到的有林鴻錦鈔本《更路簿》,王國昌鈔本《順風得利》,麥興銑存《註明東、北海更路簿》,李根深執《東海、北海更路簿》,蒙傳稠口述《去西、南沙水路簿》(整理人手鈔本),柯家裕鈔本《更路簿》,符樹萬鈔本《更路簿》,陳澤明鈔本《更路簿》,黄家禮鈔本《駛船更流簿》;廣東省博物館收藏到的有彭正楷鈔本《更路簿》,盧洪蘭鈔本《更路簿》,李魁茂鈔本《更路簿》;海南大學搜集到的有王詩桃鈔本《更路簿》,盧家炳鈔本《更路簿》等。

  《更路簿》的形式有漁民原始手鈔本和漁民口述整理本兩種。據瞭解,廣東省博物館搜集的屬於前者;海南大學搜集到的,原始本仍在漁民手中;華南師大搜集到的,兩者均有,以漁民口述整理本爲主,如蒙傳稠本、柯家裕本和符樹萬本就是海南地名辦麥穗和郭振干整理,漁民原始手鈔本僅有林鴻錦鈔本(圖9)。

  各種版本的《更路簿》盡管繁簡不同,文字上有差异,但結構、内容却大同小异。通常包括觀天知識(星辰、日、月),氣象(風况、台風),水文(波浪、潮流、水深)和航行路綫(國内、國外)等。國内航綫以西沙、南沙群島的航綫爲重要,因其起、迄地點的地名是用土地名表示,記載有許多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土地名。雖不同版本《更路簿》所載土地名多寡不同,但名稱却基本一致。其中:

  《更路簿》手鈔本記載的西沙群島土地名有東海(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干豆和剛豆(北礁),三峙(南島),石塘、石棠或下峙(永樂群島),二圈、二塘或二筐(玉琢島),三圈或三筐(浪花礁),猫注或把島(永興島),曲手、三足峙或三脚大峙(琛航島),大圈或大筐(華光礁),長峙(北島),銀峙(銀嶼),銀嶼門(銀嶼門),上峙(宣德群島),猫興或猫興峙(東島),半路或半路峙(中建島),尾峙(金銀島),白峙仔(盤石嶼),紅草門(紅草門),雙帆(高尖石),圓峙(甘泉島),船岩(趙述島),船岩尾或船坎尾(西沙洲),七連或七連峙(七連嶼),大郎(濱湄灘),圈仔(羚羊礁),紅草或紅草角(南沙洲),全富或全副(全富島),八辛郎(湛涵灘),老粗或老粗峙(珊瑚島),老粗大門(老粗門),四江門(晋卿門)等31處② 。以上是有標準地名的西沙土地名,未有標準地名的西沙土地名還有大圈頭、大圈尾、三脚門、大圈北邊門、大圈南邊門和半路南邊門6處。《更路簿》載西沙群島土地名共計爲37處。

  《更路簿》手鈔本記載的南沙群島土地名有北海(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雙峙或奈羅(雙峙群礁),紅草綫排或紅草沙排(樂斯暗沙),貢士沙(貢士礁),犬殿沙(梅九礁),鐵峙(中業島),紅草或紅草峙(西月島),第三或第三峙(南鑰島),羅孔或羅孔峙(馬歡島),羅孔仔(費信島),火哀或火哀沙(火艾礁),褲歸、庫歸、褲歸綫仔或褲歸沙仔(庫歸礁),三角、三角綫或三角沙(三角礁),雙門或雙門沙(美濟礁),五風或五風沙(五方礁),斷節或斷節沙(仁愛礁),鳥串或鳥串沙(仙娥礁),牛車英(牛車輪礁),脚坡(海口礁),石龍(艦長礁),雙擔(信義礁),魚鱗或魚鱗沙(仙賓礁),東頭已辛或東首已辛(蓬勃暗沙), 號藤、歐藤或鱟藤(鱟藤礁),海公或海公沙(半月礁),銅金或銅金峙(楊信沙洲),醜未、醜未綫或醜未沙(渚碧礁),鐵峙綫仔、鐵峙沙仔、鐵峙綫排、鐵峙沙排或沙排(鐵峙礁),雙王、雙王綫或雙王沙仔(雙黄沙洲),黄山馬或黄山馬峙(太平島),牛軛、牛厄、牛軛綫或牛厄沙(牛軛礁),勞牛勞、劉牛勞或勞牛勞沙(大現礁),南密、南秘、南筆或南乙峙(鴻庥島),秤鈎、秤鈎峙(景宏島),雙鈎、秤鈎綫或秤鈎沙(華礁),目鏡或目鏡綫或目鏡沙(司令礁),深塘、深圈或深筐(榆亞暗沙),簸箕、坡箕、北箕、半箕或簸箕沙(簸箕礁),沙根頭(破浪礁),銅鐘、銅章、銅杯或銅鏡(南海礁),海口綫或海口沙(柏礁),大光星、大公星或大光星沙(光星礁),光星仔(光星仔礁),石公離、石公厘或石公禮(彈丸礁),五百二、五百二綫或五百二沙(皇路礁),丹積、單節、丹節綫、丹節沙或釘積綫(南通礁),墨瓜綫或墨瓜沙(南屏礁),菏落門、惡落門或惡浪門(南華礁),六門或六門沙(六門礁),無乜綫、無乜沙或不乜沙(無乜礁),染青峙、女青石、女青峙或女青石峙仔(染青沙洲),石盤(畢生礁),上、上武或上舞(永署礁),大銅銃(東礁), 銅銃仔(華陽礁),弄鼻、龍鼻或大弄鼻(西礁),弄鼻仔(中礁),鳥仔峙(南威島),西頭乙辛或西頭乙辛沙(日積礁),南乙綫仔、南密綫或南乙沙仔(南熏礁),一綫、若沙或禄沙(禄沙礁),綫排首(綫頭礁),銀鍋、銀餅或銀餅沙(安達礁),九章(九章群礁),貢士綫或貢士沙(貢士礁),高佛、高不、高杯綫、高杯綫仔或高杯沙仔(舶蘭礁),單柱(單柱石),奈羅角(永登暗沙),鐵綫或鐵沙(鐵綫礁),奈羅沙仔(奈羅礁),奈羅峙(北子島),半路、半路綫或半路沙(半路礁),鍋蓋峙(安波沙洲),黄山馬東、馬東或黄山馬東峙(敦謙沙洲),奈羅下峙(南子島),西北角(福禄寺礁),浪口(浪口礁),鳥魚圮(鳥魚石),五風頭(五方頭),五風尾(五方尾)等80處。以上是有標準地名的南沙土地名,未有標準地名的有奈羅北邊角、魚鱗頭、零仁石3處,《更路簿》載南沙土地名合計83處。

  從上可見,《更路簿》記載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土地名數量最多,總數達120處。

  (二)《西、南、中沙群島漁業生産和水産資源調查報告》記載的土地名

  1973年海南行政區有關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在對瓊海縣潭門公社老漁民進行調查和到西沙群島進行實地考察基礎上,編寫了《西、南、中沙群島漁業生産和水産資源調查報告》(圖10)。該《調查報告》在叙述有關漁業生産過程中,記載了許多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它是流傳於民間以口頭形式保存下來的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

  《西、南、中沙群島漁業生産和水産資源調查報告》共分四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西、南、中沙群島的自然概况”和第二部分“海南島漁民開發西、南、中沙群島的歷史簡介及該區漁業生産現狀”均載有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

  該《調查報告》第一部分在介紹西沙群島島礁概况時,記載有猫注(永興島)、猫興(東島)、干豆(北礁)、船暗(趙述島)、長峙(北島)、石峙(中島)、三峙(南島)、紅草一(南沙洲)、紅草二(中沙洲)、紅草三(北沙洲)、仙桌(湛涵灘)、三匡(浪花礁)、二匡(玉琢礁)、三匡大榔(濱湄灘)、大匡(華光礁)、白峙仔(盤石嶼)、半島(中建島)、尾峰(金銀島)、筐仔峙(筐仔沙洲)、圓峙(甘泉島)、老粗島(珊瑚島)、四江島(晋卿島)、大三脚島(琛航島)、石嶼(石嶼)、全富(全富島)、銀峙(銀嶼)、鴨公(鴨公島)、七連島(七連嶼)、三脚峙仔(廣金島)和船暗尾(西沙洲)等30處西沙群島土地名。

  《調查報告》第二部分列出海南島漁民在南沙群島從事漁業生産的三條習慣路綫所經過的島礁和附一幅《海南島漁民歷年在南沙群島生産作業示意圖》。三條作業綫依次記載了艾羅(雙子群礁)、艾羅上峙(北子島)、艾羅下峙(南子島)、艾羅鏟(奈羅礁)、艾羅角礁沙(永登暗沙)、南奈羅暗沙(樂斯暗沙)、鐵峙(中業島)、梅九或九甸(梅九礁)、鐵峙鏟排(鐵峙礁)、鐵鏈或鐵鏟(鐵綫礁)、第三(南鑰島)、雙黄峙仔(雙黄沙洲)、褲襠(庫歸礁)、銅鍋(楊信暗沙)、黄山碼(太平島)、勞牛勞(大現島)、尚戊(永暑礁)、石盤(畢生礁)、銅銃仔(華陽礁)、大銅銃(東礁)、弄鼻仔(中礁)、大弄鼻(西礁)、鳥仔峙(南威島)、西頭乙辛(日積礁)、秤鈎峙(景宏島)、秤鈎綫(華礁)、鬼喊綫(鬼喊礁)、九章頭(牛軛礁)、長綫(長綫礁)、東門(東門礁)、南門(南門礁)女星峙或女星淺(柒青沙洲)、赤瓜綫(赤瓜礁)、九章(九章群礁)、荷落門(南華礁)、六門(六門礁)、無乜綫(無乜礁)、眼鏡鏟(司令礁)、深匡(榆亞暗沙)、綫排頭(綫頭礁)、二谷(二角礁)、浪口(浪口礁)、屁股(位於深匡之西南端)、簸箕(簸箕礁)、銅鐘(南海礁)、光星仔(光星仔礁)、大光星(光星礁)、石公厘(彈丸礁)、五百二(皇路礁)、丹積(南通礁)、棍猪綫或墨瓜綫(南屏礁)、海口沙(柏礁)、鍋蓋礁(安波沙洲)、南益島或南密(鴻庥島)、紅草峙(西月島)、羅孔(馬歡島、費信島)、鱟藤(鱟藤礁)、魚鱗(仙賓礁)、東頭乙辛(蓬勃暗沙)、五孔(五方礁)、斷截或斷節(仁愛礁)、雙擔(信義礁)、鳥串(仙娥礁)、雙門(美濟礁)、火埃(火艾礁)、三角(三角礁)、海公(半月礁)、銀鍋或銀餅(安達礁)、石良或石龍(艦長礁)等66處南沙土地名。

  《調查報告》記載西沙群島土地名30處,記載南沙群島土地名66處,合計96處。除絶大多數土地名與《更路簿》記載的土地名相同外,還有鴨公、石嶼、三脚峙仔、紅草一、紅草二、紅草三、石峙、長峙、仙桌、南門、東門、長綫、鬼喊綫、二谷、屁股等15處土地名是《更路簿》没有記載的。

  (三)内部地圖記載的土地名

  解放後内部出版的地圖,使用最廣泛的是海軍航保部出版的海圖。該圖編制者通過對海南漁民的訪問調查,掌握了全副島、鴨公島、咸且嶼、銀嶼、銀嶼仔、石嶼、筐仔嶼、東南角、西門等土地名,並將其點繪在海圖上,其中咸且嶼(咸且嶼)、銀嶼仔(銀仔峙)、東南角(小現礁)和西門(西門礁)4處,是《更路簿》和《調查報告》所没有記載的。

  (四)《調查西沙群島報告書》記載的土地名

  1928年5月,中山大學大學教授沈鵬飛率調查團乘海瑞號軍艦到西沙群島進行16天考察的基礎上,編寫出版了《調查西沙群島報告書》一書,這是我國首部西沙多學科研究成果。該書記載了吧注或巴島、小巴島、吧興、三脚島、四江島、小三脚島6處土地名。其中小巴島(石島)1處,僅見於該書記載。

  這樣,《更路簿》、《調查報告》、《内部地圖》和《調查西沙群島報告書》記載的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總數達140處。

  三、土地名的起源

  在不同版本的《更路簿》中,幾乎都載有土地名“石塘”。如“自石塘上二圈,用乙辛辰戌,二更。對東南。”(蘇德柳鈔本《更路簿》),又如“自三峙下石塘用艮坤寅申平三更向西南駛收”(王國昌手鈔本《順風得利》)。其中,“二圈”是玉琢礁的土地名,“三峙”是南島的土地名,以每更2小時計,“石塘”大致位於南島西南6小時、玉琢礁西北4小時航程的位置,據此可判斷土地名“石塘”應是西沙群島的永樂群島。在古代地圖中,“石塘”一詞,明確指西沙群島的,是《鄭和航海圖》。明永樂年間(1403-1435年)鄭和下西洋使用的《鄭和航海圖》,在南海中繪有“石星石塘”、“石塘”、“萬生石塘嶼” (圖11)。據圖上方位及符號判斷,“石星石塘”繪在東面,用點和圈交錯表示,是水中礁沙的意思,指中沙群島,“石塘”繪在最西,指包括永樂群島在内的西沙群島,“萬生石塘嶼”繪在“石塘”之東偏南,且範圍比“石塘”大,指南沙群島。表明明代所稱“石塘”,也指西沙群島的永樂群島。

  在明代的古籍中,也有與土地名一致的古地名稱謂。明嘉靖年間,顧玠的《海槎餘録》中載:“千裏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裏處,相傳此石比海水特下八九尺,海舶必遠避行之,一墮既不能出矣。萬里長堤出其南,波濤甚急,舟入回溜中,未有能脱者。……又有鬼哭灘,極怪异,舟至,則没頭、只手、獨足、短秃鬼百十,争互爲群來趕,舟人以米飯頻頻投之即止,未聞有害人者。”記載中的“千裏石塘”和“千里長堤”,據距離在崖縣舊治七百裏外,礁盤水深8-9尺,又阻礙航行判斷,“千裏石塘”指今西沙群島,“千里長堤”在其南,當爲南沙群島,記載中的萬里長堤内“有鬼哭灘”,據分析,“鬼哭灘”當指南沙群島九章群礁西南端的鬼喊礁(綫)。因九章群礁礁灘衆多,爲珊瑚礁淺水區,營養豐富,引來不少海洋動物,其中不乏少見怪异者(如海豚),且礁、灘多,使水流急湍,“出水不高,有浪拍打,發出呼呼響聲,猶如‘鬼喊’(老漁民蘇德柳稱)”。從對九章群礁的環境分析以及老漁民描述,與《海槎餘録》記載吻合,且瓊粤方言稱“哭”爲“喊”,喊是哭的意思,因而土地名“鬼喊綫”應是《海槎餘録》中的“鬼哭灘”。可見,土地名的起源很早,從古地名記載的時代看,至遲在明初已經形成。土地名與古地名相一致,表明它們之間有一定淵源,是一脈相承、歷史悠久的。

  四、土地名的特點和價值

  海南漁民給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命名,是具有鮮明特點和重要價值的。

  (一)土地名的特點

  1.歷史性

  據前述,土地名至遲在明初已經形成,至今已有六百餘年,英國人給西沙、南沙群島的命名,只有百多年,日本人的命名也不過上百年,越南、菲律賓的命名僅四十至六十年。而且他們的命名,有些還受海南漁民命名的影響。

  2.全面性

  前面提到,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總數達140處,説明海南漁民給西沙、南沙群島的命名最全面、最具體、數量最多。他們對低潮也不被淹没的西沙、南沙群島的島嶼、沙洲和石幾乎都給予命名;對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暗礁大多數定了名稱;對潜伏海面下較深的暗沙和暗礁也部分定了名稱,這表明海南漁民足迹遍及整個西沙、南沙群島,海南漁民是西沙、南沙群島的主人。

  3.系統性

  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中,除有大量表示具體地名和專名外,還有表示珊瑚礁群體的總稱地名,如上峙(宣德群島)、下峙或石塘(永樂群島)、九章(九章群礁)等地名,以及表示通名的圈或塘(環礁)、峙(島嶼和沙洲)、綫和沙(暗礁)、綫排或沙排(暗沙)、郞(暗灘)等。如把它們聯繫起來,就可以搆成既有表示群體的總稱地名,又有表示個體的單稱地名,既有通名又有專名的一套獨特而完整的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系統。

  4.民族性

  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多以“更”和“路”形式記載於《更路簿》中,“更”相當於2小時;“路”指航行針路,即航向。航向是用羅盤方位表示的,羅盤是我國古代的重大發明和獨特創造。它以天干、地支和八卦(部分)合用,把圓周等分爲二十四個方位而成:子爲北、午爲南、卯爲東、酉爲西。兩字之間的夾角爲15°(圖12)。每條更路包括起迄地點、針路和更數。如“自醜未去黄山馬,用巽字,四更”,意思是從醜未(渚碧礁)去黄山馬(太平島)用巽針(約135°)四更(約8小時)可以到達。海南漁民除用更路確定島礁具體位置外,還用羅盤方位給島礁命名,如醜未(渚碧礁)、東頭乙辛(蓬勃暗沙)、西頭乙辛(日積礁)等。表明土地名具有民族性,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産。

  5.準確性

  海南漁民對西沙、南沙群島的島、洲、礁、沙、灘等個體地點的具體位置,是通過刻在羅盤上的針位表示航向,用更數測量距離,以及起始漁港的地點等三方面來確定的,因而比較準確。

  6.科學性

  西沙、南沙群島的珊瑚礁,在形態結構上以環礁爲多,環礁包括兩部分,一是在外的環狀礁體,叫礁環,二是在内的被礁環包圍的澙湖,叫礁湖。海南漁民也把環礁分爲兩部分,並給與了形象恰當命名。他們把包圍着淺水澙湖的礁環,因形似籮筐而稱爲“筐(匡)”,把被筐包圍的礁湖,因風浪比外海小、似水塘而稱之爲“塘”。把珊瑚礁體距離海面遠近分爲峙、峙仔、綫(沙)、綫(沙)排和郎5類,這和現代分類島嶼、沙洲、暗礁、暗沙、暗灘相似。海南漁民對島礁的命名,是根據的不同特徵的,而這些地名所反映的特徵,有不少和現狀相符。表明西、南沙群島土地名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是世代漁民長期在西沙、南沙群島從事生産實踐的産物。

  7.鄉土性

  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有以島礁形狀命名,如圓峙(島圓如鍋)、鴨公峙(島形似鴨公)、眼鏡鏟(澙湖中有一小沙洲,將澙湖一分爲二,形似眼鏡)、牛車英(低潮時,礁盤出露呈渾圓狀,像木制牛車輪子)、魚鱗(突起的礁狀,星星點點,片片相間,狀如魚鱗)、斷節(低潮時,礁環南半部“斷”成數節)、單柱(礁盤西南一大礁石,高4.6米,狀如柱)、三角(三角形環礁)、長綫(條形暗礁)、牛軛(外形似牛軛)等;有以方言命名,如褲歸(形似褲襠,海南方言“襠”念“歸”)、牛車英(形似牛車輪,海南方言讀“輪”爲“英”)、無乜綫(該處水産不豐,没有什麽可捕撈,瓊粤方言“無乜”指“没有什麽”)、咸且(海南話“鹹澀”的諧音,吝嗇的意思,該處海産不豐,撈不到什麽)、惡落門(環礁南端一口門,内寬外窄,不對風向,帆船難入、難落,海南方言“惡”是難的意思)、鬼喊綫等;有以物産資源命名,如鳥仔峙(島上海鳥衆多,産卵期間海鳥群集)、赤瓜綫(該處盛産紅色海參,海南方言稱海參爲“瓜”)、墨瓜綫(該處盛産黑色海參);有以當地使用物命名,如梅九(海南漁民對求神問卜杯夾的稱呼)、火哀(海南漁民對用椰絲卷成的點火繩的稱呼)、脚跛(海南漁民對洗脚盆的俗稱)。可見,西沙、南沙群島的土地名,具體生動、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地道的中國勞動人民的命名。

  8.群衆性

  西沙、南沙群島的土地名在南海漁民中,是家喻户曉、無人不知的,他們能隨口背誦,熟悉土地名。前述《更路簿》的一種形式爲漁民口述整理本,就是漁民口述背誦出來,由地名工作者加以整理而得來的。如蒙傳稠口述《去西、南沙水路簿》,就是蒙傳稠於1975年在海南鋪前港口述,技術員符和容記録,海南地名辦麥穗椐記録整理的。表明土地名爲群衆熟知、深入民心的。

  9.實用性

  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是以條文形式逐條記載的,簡單明瞭,容易記憶,便於操作,是實用性强、使用方便的,因而土地名是使用率最高的西沙、南沙群島地名。

  10.穩定性

  西沙、南沙群島的土地名,對同一地點名稱(地名)記載,解放前出版的書刊和各種版本的《更路簿》以及《西、南、中沙群島漁業生産和水産資源調查報告》對土地名的記載,幾乎完全相同,很少變化,顯示土地名具有穩定性。

  (二)土地名的價值

  1.地名學方面的價值

  西沙、南沙群島除高尖石是由火成岩搆成外,其餘全是珊瑚島礁搆成。因而西沙、南沙140處土地名,就是珊瑚島礁140處個體名稱;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系統也是珊瑚島礁命名系統,這就豐富了實用地名學的内容。在1983年4月25日《人民日報》授權公佈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中,西沙、南沙140處土地名,有48處被作爲標準地名(含用土地名諧音的),80處以“當地漁民習用名稱”列出,與標準名稱相對照。把土地名當作標準地名,從民間地名轉爲官方地名,奠定了標準地名的群衆基礎,是海南漁民在地名命名方面的一大貢獻,是從地名角度對西沙、南沙群島主權的維護。

  2.主權方面的價值

  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是帆船時期,海南漁民自明初以來,長期在西沙、南沙群島一帶居住、耕種、捕撈、航海等過程中,給西沙、南沙140處具體島礁的命名,是歷史久、數量多的。由於航海技術和生産力水平的限制,周邊國家漁民從未深入到西沙、南沙群島一帶活動,更不用説命名了。所以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海南漁民的創造。表明我國漁民是最早發現、最早命名和最早開發經營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把土地名用書面形式記録下來的,是各種版本的《更路簿》原始手鈔本。這些手鈔本使海南漁民給西沙、南沙的命名得以傳承下來。《更路簿》中的土地名,其起點和終點,是用更路(航綫)連結起來的,人們從中可以瞭解西沙、南沙各島礁以及各島礁之間的距離和航向。這些航綫是海南漁民開創的。因而可以説,《更路簿》是海南漁民開發和經營西沙、南沙群島的歷史見证,《更路簿》以及其中的土地名保存了大量我國歷代漁民耕耘和管理西沙、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文化信息,是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屬於中國的重要證據,是鐵证。

  綜合上述,西沙、南沙群島土地名是來歷清楚、有案可查、證據充分、歷史久遠、内容豐富、流傳民間、影響廣泛的,是地道的中國人民命名。

  參考文獻

  〔1〕陳史堅,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匯編[M],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87

  〔2〕陳史堅,淺論西沙、南沙群島的漁民地名[J],地名工作簡訊,廣州,1988年第5期

  〔3〕劉南威,中國南海諸島地名論稿[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4〕劉南威,南海諸島地名研究[M], 華南師大地理叢書之十一,1983

  〔5〕劉南威,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領土主權屬於中國的土地名依據[J],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年第4期

  〔6〕張争勝、郝鵬翔、張加恭、廖偉群,我國南海諸島地名的由來與研究展望[J], 《熱帶地貌》,2011年第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