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熱誠地生活美麗地創造——蘇小華畫作賞讀



  蘇小華最初給我的印象,不是繪畫,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那富有藝術家氣質的言談、歌聲和舞姿。1994年6月,一次偶然的機遇見了蘇小華。那次我帶着電視片《南方的河》攝製組在一個座談會上采訪專家,小華是采訪對象之一。話題是“外地人看廣州人”以及“廣州人看廣州人”。她給人的印象是有點腼腆、文雅而又坦率,睿智而又帶點純真。我們注意到,這位畫家聽别人的發言是那樣的專注,聽到精彩處,她情不自禁會拍手叫絶,甚至有點忘我,她那爽朗開懷的笑聲顯得那樣自由不羈,那樣的灑脱。她的發言、插話却又是那麽精到、扼要,言語不多而“含金量”高,話題切入講究細節。記得她是從自己在西藏寫生時人們一見到廣東人便問“是否要蛇皮”,引起内地人對廣東人人皆商印象的話題,進而分析這種印象之合理與錯位。又從美院同學畢業後十有九改行的事例,引起社會轉型期“藝術家浮躁”的話題,談及這種觀念演變的社會原由。她的發言頗有思想,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有人認爲蘇小華的作品,有一些以大自然之氣御筆的味道,她所描劃的那些薄如蟬翅的葉片和纖細柔軟的樹木,就像風飄纖素一般懸浮於空間。認爲其作品有種輕清的境界。又有人認爲,小華的畫疏淡清純,屬於“婉約派”。東坡的“練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其畫大扺如此。她善於在觀察大自然的生活中發現詩意,爲之動情。將惲南田、華新羅那一路没骨法爲主的畫法,與現代審美意識相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風。在小華作品中尤以《昨夜風雨聲》、《秋風乍起》、《春乎?秋乎?》爲代表,充分體現其清新秀麗、情趣盎然、意境深遠的特點。

  《昨夜風雨聲》是一幅“畫美藴詩境,筆工繪真情”之作。一棵肥碩的芭蕉,幾片豐滿的蕉葉幾乎充盈畫面,一夜風疏雨驟的洗禮,在破損的芭蕉葉上灑落點點花瓣。粉紅的紫荆,雖落猶存,雖謝猶生,在灰緑的葉子襯托下,顯得格外嬌艷。也許正是在優美之中藴含着一點悲壯,給人一派生機盎然、清新愉快、賞心悦目的感覺。其粗獷的葉脈與細碎鮮亮的落紅形成强烈的對比。破損而又挺拔的芭蕉樹顯示出一種生命的張力。一杆水龍頭把人們從純自然之象揪回到社會現實中來,别有意趣。小華對這個水龍頭頗有感情,覺得它既豐富了整幅畫的層次,同時也産生了一種親切感,拉近了畫與觀衆的距離。筆者則認爲,這杆水龍頭使這幅畫增加了“硬”的效果,同時透出了作者對生活執着的一種童真。著名文藝理論家王朝聞在看了這幅畫後説,“表現這種意境的畫不少,但看了《昨夜風雨聲》却有另一種感受,它是從生活中來,有感而發的。”我想,王朝聞先生説的“從生活中來”,絶不會是一般熟視無睹的生活,它融注了畫家對生活長期細心觀察與積累,融注了畫家對生命與審美的關注和感悟以及畫家的審美情趣與功力修養。小華爲老生常談的創作理論作了一個非常出色的實踐性演繹。

  《春乎?秋乎?》别具情趣,春秋不同季,春季應是萬物葱籠生機勃勃之象,秋季則應是秋風掃落葉的肅殺之象。然而在這畫中,作者把二季之象融匯於同一畫面空間,這邊植物在抽芽,春意盎然,那邊樹丫在掉葉,是秋季肅殺之景。到底是春還是秋?原來一場夜來風雨肆虐過後的特殊景致産生的一種妙不可言的情趣,意境含蓄而深遠。

  《秋風乍起》的畫面上,幾只毛茸茸、黄澄澄、傻呼呼、嫩生生的覓食小鴨子,在秋風肅殺、黄葉飛舞之際,緊依偎緊在一起,畢肖傳神,秋風之肅殺與幼小生靈的純稚無知、本能的依靠形成一種帶有戲劇性效果的鮮明的對比,讓人感到小生靈的可憐可愛,爲之揪心,爲之鼓舞,爲之讚嘆!畫中所反映的哲理及藝術的妙趣,突出地體現了小華“用腦子畫畫”的風格。小華的創作體現出一種思想的深度藝術的靈氣。

  在經過許多耕耘與收穫之後,小華發現人生最佳的狀態就在於“不問收穫”的耕耘之中。這是一種忘我的藝術創作自由境界。我們相信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小華“不問收穫”的耕耘,將會獲得更爲豐碩的成果。

  (作者:周建平 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本文有删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