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不求名揚 但求淡泊——記惠州書畫院院長陶汝鬆



  受朋友的極力推薦,我采訪了畫家陶汝鬆先生,朋友跟他是十多年的摯友,深知並極爲欣賞陶先生的畫風和他的品性。

  由朋友領着,走進上湖塘小區城區工會宿舍的頂層,讓筆者意外且羡慕不已的是,從陶先生那普通居室的陽臺攀梯上去竟别有天地,80多平方米的樓頂錯落有致地擺滿了形態各异的盆景,其間伴有花鳥蟲魚奇石,儼然一小型園林。一側有一間布置清雅的小屋,滿屋的字畫立刻跳入我的眼簾,《高山流水》那婉轉纖柔的旋律和着陶先生親手泡制的香茶簡直令人心醉。在這世外桃源,我慢慢翻開了陶先生的人生畫卷。

  陶汝鬆,惠州人,小時家境貧寒,却酷愛畫畫,從開始看畫册、臨摹名家作品,到自己搞創作,他走的是一條艱辛的求藝之路。學畫之初,偶得舊本《芥子園》,他如獲至寶,整天臨摹不綴。身爲家中5個小孩的老大,他一邊打工賺錢提供購買學習用品等减輕家庭的負擔外,一邊廢寢忘食下苦功練習繪畫,後來他覺得單純臨摹《芥子園》不能滿足自己對美術的更高追求,於是開始學習現代人物畫,從練速寫到臨摹連環畫、練構圖,此時《鷄毛信》、《上甘嶺》、《山鄉巨變》等便是他最好的範本。以後,圖書館、工人文化宫、街頭橱窗及歷次政治運動展覽宣傳便有了“今歌昔泪話旱年”、“村”、“街史”、“搬運工人血泪史”等他的連環畫宣傳作品。

  1963年,他20歲時,因具繪畫才能,被録用到工人文化宫。3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從事美術宣傳輔導工作,多次組織大型展覽和美術評奬活動,通過畫展發現和培養基層美術人才。因他在繪畫上的成就和他的熱心工作,他擔任了惠州市美協副秘書長、城區美協主席、惠州書畫院院長。

  陶先生擅長傳統的山水花鳥畫,他的畫清麗脱俗,意境幽深,傳統功力深厚。爲使自己的山水畫更具神韵,他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南粤的山山水水,他更是熟稔於心。爲了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他特意在樓頂侍弄了幾十盆盆景並精心餵養了幾只不同品種的鳥和幾條顔色各异的魚,幾十方各具形態的奇石。藝術是觸類旁通的,他的畫日漸形神皆俱,觀後令人讚嘆不已。

  在采訪過程中最讓筆者欽羡的,並不是陶先生的上乘畫作及他營造出來的“百鬆樓”,而是他那份不求聞達但求淡泊的怡然心境。平常他生活簡檏,基本上没有娱樂活動,每天下班他便躲進“百鬆樓”畫畫、寫字、讀書、欣賞音樂、修剪盆景、澆水、餵鳥、養魚、玩石,獨自陶醉。從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一類的東西,一切均在隨意之間,他的這種風範,讓人想起一種植物,猛一抬頭,極目所望的盆景中大部分是鬆樹,心頭頓時了然;難怪主人那麽喜愛鬆樹,原來其兩者的品性是有相通之處的。

  (本文選自《惠州晚報》1997年4月3日“人物追踪”版。其文字有少許變動。)

  (作者:冷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