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自然超脱 爽健疏朗——書法家、出版人蔡慢崇及其作品印象
在激越地表達完對書法夢想的强烈筆勢後,一種階段性的欲望得到了滿足。隨之而來的,是新的期待。這種期待很是合乎蔡慢崇這個時代生人的精神特質,這是一種藝術逐夢般的境地。實際上,作爲一位在工作之餘對書法藝術較爲狂熱的人,蔡慢崇臨習了不少古代名碑帖,但更多地因藝術創作的欲望在深層意識瞬間被激活後,萌動了“藝術感覺”而揮就出來的墨痕,竟也讓這位身爲出版大企業擔綱總經理的退伍軍人産生出令其心動的細膩微妙的感覺來,這種意感、重感還直接表達爲爽爽的快感,讓蔡慢崇得以滿足。
對於書法藝術,蔡慢崇自稱是個學得很慢的“有感悟者”。對於這在黑白綫條間存在的精緻與奇妙,總能讓他在那説不清道不白的心理驅使下,形成某種感覺來感受書法綫條美及黑白韵味散發出來的美感。這種從“心理場”中獲得的東西,是他潜意識狀態下産生意象的感應。恬淡、清逸的書格,是蔡慢崇筆意間自然流露出來的超脱意態。對於布白,蔡慢崇依着這種超脱之勢,鄙棄詭譎,崇尚自然,多以靈秀之表現來張揚作爲書法本體的特質和規律;其書法在遵循漢字中間攢聚向四邊輻射的格局中,來强調“中透”爲主的筆勢。觀其字結體,亦不故作澀嬌奇詭之狀,以疏朗肥瘦之適運來較好地自然表現了自我。
蔡慢崇長期在省直出版行業工作,書香之浸淫,文學的神韵,對他這位好學的人自是其如盪漾於高尚的精神境地。蔡慢崇在博覽群書之餘,對歷代書藝之神髓亦能以飽學之士的狀態,把藝術視爲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並將其化爲己有。加之他又具有不錯的悟性,故亦能生動和靈活地吸吮傳統之精華,並以之豐富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在蔡慢崇的居室和辦公室,房邊一隅定設墨臺,那習書後側置的宣紙,厚厚地成層摞放着。我想,這是一種量這是一種取。“量”者爲勤奮的付出,“取”者爲墨趣的獲得。這一“量”一“取”間的來回,正是兼取碑帖之長,融會貫通後,將人生哲理、情操素質熔鑄一體進而展示於筆端間的漢文字墨韵流露。
蔡慢崇的書法雖談不上已達“老僧談禪、碩儒論道”之境,但最起碼,在他這種情境間流露出來的書法悟感,與一些可能已獲得奬項的書法較之,是多少具有“偏是明珠不入時”之意味的。這些年,時風書家製造者之策略有否故意去培養出一批新的附庸這種審美體系的認同群,我不敢斷言。實在説,蔡慢崇並不受此風的影響。在自己的生活時空裏,不斷讀名帖臨名帖的他,只知泡在傳統間依然我故,真也有些“埋頭拉車不看路”之味兒了。本來,中國人之爲藝爲文者,多以重憂、重哀、重怨、重悲居多,蔡慢崇作爲業餘爲藝爲文者,却絶少以上的界定。他習書法,有的是重喜、重真、重善、重美及向上的愉悦。給業餘生活涂上色彩,習藝力學真是件不錯的追求事。這書法的綫條,就是蔡慢崇最富節奏韵律的視覺享受,這種享受,於他看來不僅神奇地觸動了他的視覺心理,更是教審美者的精神情緒在藝術的感悟間,組合出絢麗高端的幻境。於書法,蔡慢崇早就沉醉其間了。
藝術有雅俗之分,却無貴賤之别。求雅,是蔡慢崇習書法追境界的必然;去俗,則是蔡慢崇品識書法的行爲摒棄。蔡慢崇是决意要在“餘事”行爲的書法追求中去悟通中國人文之妙而願宅心至深的人。看來,這條能讓他帶來高度清暢怡情的路,他是會一直走下去的。
2005年12月9日於廣州暨南大學
(作者:劉胄人 書畫家、評論家、廣東《新週刊》雜誌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