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胸中丘壑筆底波瀾——《馬順先畫集》序
在當代中國山水畫發展的多元格局中,馬順先的山水畫,無疑是屬於傳統型的。我所謂的傳統型、現代型、中間型,只是指表現型態的不同,並非藝術上的高低。傳統型的中國山水畫,由於有着深厚的歷史的審美積澱,有着與觀衆審美習慣更多的契合點,所以在這個多元格局中,應是擁有最廣泛觀衆的一元。
馬順先的山水畫,繼承了中國山水畫中那些最有生命活力的傳統基因。如“氣韵生動”,“物我爲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畫乃吾自畫”,“寫胸中逸氣”,“師古人之心而不師古人之迹”,“由有法到無法”等等。這些都是經過幾千年畫史的檢驗、成就了無數大家的畫論精華,也是馬順先繪畫實踐的指南針。
在馬順先的山水畫中最可寶貴的,是他的那種精神文化内涵,是山川與人的親切交流,使人有一種“青山看我我看山”的感覺。這是一種摒除世俗功利的、純粹的審美境界,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才能養性怡情、净化人的心靈,從而完成藝術的崇高使命。像畫集中的《萬壑有聲》、《筆墨我心寫干坤》、《高山仰止》、《來時無物去時有》、《信步家山看雲起》等,都寫出了山水的性情,寫出了一種令人動情的感情氛圍。這樣一種境界不是簡單地學習古人的筆墨程式或對景寫生所能達到。這裏需要的是:一、化景物爲情思,或者説以情思化景物,搜盡奇峰,情景交融,化爲胸中的丘壑;二、化衆法爲我法,學前人法,食古而化,最終是以自己對大自然的新鮮感受和感悟去激活傳統的筆墨,使之成爲表現胸中丘壑的筆墨語言。
順先與大自然建立的熱綫是隨時暢通的。他經常對景寫生,自然不止於寫,而是一種感情的體驗,心靈的對話。他的寫生一般都比較完整,筆墨到位,頗得情趣,成爲他以後創作的準備。然而在他的創作中却很少以寫生爲素材,也不見有寫某處某山的題記,有的只是他在寫生中得到的感悟。
順先深知:成就歷代大家的,决不僅是靠一點手頭功夫。從他們畫中所反映的那種精神文化内涵,是和作者全面的文化素養和對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分不開的。因此他也十分重視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感情體驗,讀書、讀景、練字、鎸刻,用多方面的畫外功來豐富和深化自己的藝術。中國畫是一種文化含量很高的純藝術,可惜有些作者並不認識這一點,學得古人筆墨程式的一點皮毛就自以爲掌握了傳統,遂使傳統型的中國山水畫,成爲高雅與俗濫雜陳的狀况,因此就更覺得馬順先學習傳統的經驗是值得重視的。
在現代山水畫大家中如黄賓虹、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石魯、陳子莊等,都以其深厚的傳統根基和在時代生活激盪下的新的突破和創造,成爲漸進地走向現代的一種類型。在順先的山水畫中,不論文化内涵和筆墨語言,都有自己的新創造,不管他是否自覺,都將沿着中國山水畫傳統自身發展的規律走向現代。
(作者:魯慕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