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民進黨硬要跟扁墮落陪葬,我們沒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4 10:41:38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評說,當親綠學者在倒扁聲明中提到“轉型正義”時,人們聆聽到的是對台灣民主進程的深度反省,但陳水扁將他“國務機要費”的爭議也扯上“轉型正義”的時候,讓人感到的卻是莫名的荒謬;當施明德因為目睹陳水扁濫權無當而倡議內閣制的時候,人們聽到的是在替台灣尋找一個體制變革的出路,但聽到陳水扁跟著倡議內閣制的時候,卻只讓人感到突兀。

  想也知道,如今再好的政治論述與倡議,被陳水扁拿去胡亂發揮之後,就立即貶值走味了。再講白一點,不論是“轉型正義”還是內閣制,今後可能都不會有人再提了。 

  社評說,沒錯,在所有民主轉型的經驗中,“轉型正義”一直是個嚴肅而繁複的政治工程,它涉及統治階層怎麼處理舊威權時代的遺緒,它可能包括了罪行的追究、冤屈的平反或是諒解的對話等,不論其內涵什麼,它核心的主軸都是“以前可以,但現在不可以”,而絕對不會是”為什麼以前都可以,但現在卻不可以?”拿別人住君悅飯店的發票來核銷“國務機要”的帳,用公家的錢付女婿家幫傭的薪水,如果這都能拗成是”轉型正義”,那還有什麼貪瀆惡行不能掛上“轉型正義”的招牌?“轉型正義”的說法被陳水扁這麼一糟蹋,已經算正式報廢掉了,未來包括親綠學者在內,怕是都不敢再用了。 

  內閣制的倡議也完全一樣。本來施明德倡議得最起勁,現在經過陳水扁統這麼一響應,施明德反倒決定暫時不再提了。理由很簡單,“憲政”體制改革是何等嚴肅的課題,如果倡議的結果竟是淪為陳水扁轉移焦點的工具,弄成所有的貪腐惡行都被扯成是因為沒有將體制改為內閣制,那可真是既診錯了病還開錯了藥。弄到最後變成是誰出來倡議內閣制,誰就好像是在挺陳水扁一樣。不諱言地說,內閣制經過陳水扁這麼積極響應後,本來還有點操作空間的,未來恐怕是都不可能了。 

  社評表示,這就是整個問題的關鍵,一個道德形象已然破產,民調聲望只剩兩成上下的台灣元首,還有什麼資格引領台灣任何重大的議題?反而是任何議題只要被陳水扁拿去發揮,就立即面臨毀損報廢的境地,轉型正義如此,內閣制的倡議同樣是如此。正如同今天任何人、任何機構只要扯上趙建銘,就立即麻煩上身一樣。如今就算是再重要的議題,只要被陳水扁呼應,就馬上被消費掉了。 

  所以,綠營真正該擔心的,恐怕還不是陳水扁要不要下台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所賴以自傲的所有核心價值,正在快速面臨被折損、被報廢的危機。如今的民進黨,何妨算算自己還剩下多少形象資產?清廉早沒了,勤政不必提了,本土呢?目前正在被陳水扁超額的消費中。如果說揮汗打拚所捍衛的本土政權,根本就是個貪腐政權,那麼政權就算暫時保住了,但“本土”價值卻早已剝落殆盡了,不是嗎?當“正名制憲”的訴求淪為轉移弊案貪腐的工具,以後再倡議還能有道德制高點嗎?當台灣歷史的十字架,被一個正在受貪腐指控的人當仁不讓背過後,未來誰還要跟著背呢?以後怕是連這個說法都沒人敢再用了。 

  社評指出,民進黨執意要跟著一起墮落,甚至一塊兒陪葬,我們都沒意見。倒是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執政黨陷到這般田地竟還愈來愈理直氣壯,古往今來還很少有政權的領袖人物敢於公然輕賤道德的,一向言必稱“最高道德標準”的執政黨游主席,日前乾脆將道德的訴求批為是人治,是封建思想,面對這樣執政思維,人民夫復何言?一個道德正面臨被抽離危機的政黨,黨的最高領袖還這般大言不慚地拒斥道德、糟蹋道德,這個黨的危機真的令人抹冷汗了。 

  社評表示,莫怪連最支持台灣的美國國會都在研究報告中透露焦慮,如今的陳水扁正與所有的倒扁力量進行時間賽跑。陳水扁會力挺到底的耐力我們並不懷疑,但情勢也很清楚,陳水扁挺著越久,弊案的料就會愈爆愈多,陸續站出來倒扁的綠營人士也會愈來愈多。而民進黨則是多挺扁一天,整個黨就多被凌遲一天,局面也就多崩跌一天。看到這種情勢,也難怪國民黨會選擇“一動不如一靜”了。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