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成:罷免案對台灣未來政治發展影響深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2 11:45:13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王高成在即將出版的8月號《中國評論》撰文指出,此次罷扁案的推動,民進黨受傷最重,國民黨小受波及,親民黨及台聯黨獲利最大。在失去了人民與黨內菁英尊敬與信任後,陳水扁已經跛腳。罷免案對台灣未來政治發展影響深遠。

  文章指出,,此次罷免案的提出,主要是由於台灣領導階層的貪腐與無能所引起。另一個引發人民集體不滿的原因是自扁政府執政以來,台灣的經濟持續不佳。

  台灣人民不禁在內心自問,一個如此腐化又無能的“總統”,我們為什麼還要忍受他兩年?為什麼不在此刻就令其去職,讓新的領導人將台灣帶上正軌?就是在如此的社會氣氛醞釀下,罷免陳水扁的政治訴求開始浮上檯面。

  當然罷免陳水扁案之所以能成為正式的政治議題,最後仍需要政治人物的領導與推動。在此事件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對於泛藍的共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而言,罷扁案的推動則是迫於情勢所不得不然的作為。然而,馬英九的謹慎與堅持,卻擋不住民間迅速湧起的反扁聲浪。面對黨內外強烈的呼籲及壓力,馬英九對於罷免陳水扁的態度轉趨積極。

  然而,國親的合作卻也促使了民進黨的團結。民進黨內雖知道挺扁違背了過去奮鬥的宗旨及多數台灣人民的期望,但在顧及到眼前利益的情形下,也只有無奈地反對罷免。為了抵銷罷免的力量,民進黨再度祭出了族群牌與悲情牌。於是原本是件追究政府高層貪腐的法律及政治行為,卻又逐漸轉成藍綠對抗的政治鬥爭。

  文章認爲,罷扁案最終在立法院未能過關。儘管如此,此案對於台灣的政治發展,仍具有重要的影響:

  ——這是首次對“總統”的罷免提案進行表決,即使沒通過也留下了歷史的紀錄,並代表台灣的民主政治仍有制衡的力量,上位者若貪腐或政績不佳,將面臨人民及議會的制裁。

  ——台灣的民主政治仍未臻成熟。

  ——民進黨雖然反對罷免案,但竟然不敢進到立法院會場投下反對票,充分反映出不敢替阿扁正面背書及自己的心虛,擔心在人民面前留下難堪的投票記錄。

  ——此次罷免案表決時,台聯黨立委倒是出人意料之外地進場投了棄權票,雖然他們並未支持國親的罷扁提案,但也不願替陳水扁護航背書,這對於高喊捍衛本土政權的民進黨而言顯然相當尷尬。

  ——不只泛綠陣營的民進黨與台聯在罷扁案中產生分裂,泛藍陣營中的國親兩黨也是如此。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