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應學會高門檻下求生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5 07:13:45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一段時間以來,歐盟頻繁設置環保和技術壁壘提高中國産品的出口門檻:5月,歐盟對出口日用陶瓷的鉛、鎘溶出量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標準;7月1日,被業界稱爲“全球最嚴厲的指令”—— ROHS指令開始正式實施;另外,歐盟最新頒佈關於鄰苯二酸鹽的新指導標準將於明年1月16日起執行,這又將提高中國兒童用品出口的門檻。

  中國産經新聞文章稱,衆所週知,中國對外出口商品中勞動、資本密集産品比重高,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供給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的主角多爲在華外商投資企業。自主知識産權和專有技術很少,自主品牌、國際知名品牌寥寥無幾,品牌生命週期短。出口商品結構的現狀,决定了中國對外出口貿易容易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和沖擊。

  面對歐盟的高門檻,國內部分企業認爲歐盟制定的某些技術指標和環保指令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頻頻壘就的高門檻是故意刁難,因而怨言多多,感到壓力很大。不僅企業如此,國內媒體在此類報道上也多傾向于埋怨和擔憂。 

  文章認爲,在歐盟的高門檻面前,中國企業應該擺正心態。在看到其對中國出口貿易産生負面影響的同時,也要看到其推動中國産業技術結構昇級,維護消費者健康,産品質量昇級,保護環境以及實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積極影響。

  文章表示,在擁有良好心態的同時,中國企業應和國家有關部門學會理智而成熟地應對種種貿易壁壘,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國家有關部門要學會“未雨綢繆”,積極推廣環境管理國際標準和環境標誌認證制度。變等待爲主動,與國際接軌,完善法規,優化外貿出口商品結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外貿發展模式。

  企業要有發展的眼光,出口産品要順應國際潮流和消費者心態,積極倡導綠色生産與消費。注重創意、文化與産品的結合與品牌效應。珍惜高門檻指令未正式實施前的緩沖期,努力提高環保和技術指標。

  第三、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到海外投資辦廠,既有利於短期內躲避歐盟針對中國設置的高門檻,同時可以帶動國産設備、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出口,有效地實現進一步拓展出口。

  文章指出,中國企業應平和心態,通過貿易摩擦的磨驗,使企業制度、産業發展、經營模式、增長方式、競爭策略等方面得到提高。融入到全球化生産營銷的鏈條中,在全球化浪潮的洗禮下不斷超越自我,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强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