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應對美國經濟惡化的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7 07:12:59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最近對世界經濟的預測一致認爲,美國、歐洲和日本都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特別是日本經濟復蘇强勁,日本央行改變貨幣政策提昇利率的信號十分明顯。中國證券報發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文章說,目前這種國際經濟的格局可能發生變化,特別是對於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最近的一些變化是否會打破全球的動態平衡格局,應該值得特別關注。 

  審慎關注美國經濟的變化 

  2005年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造成了世界經濟的嚴重失衡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 

  由於美國的高消費低儲蓄形成的需求,世界各國的商品競相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元作爲支付手段被各國持有,然後美元作爲投資資本通過購買美元資産回到美國,國際收支達到平衡。支持資本流入的强勢美元又會帶來更大的貿易逆差,帶來商品再流入美國———美元流向世界各地———資本流回美國的下一輪循環,世界經濟就這樣在動態中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平衡。 

 文章稱,世界經濟的動態均衡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首先,美元利率的逐漸昇高導致美國房地産滾動抵押貸款不再産生低房貸支付的剩餘,消費可能疲軟,總需求可能下降,可能成爲打破均衡循環的貿易下滑因素。 

  這次石油價格爲什麽沒有導致美國經濟的大幅下滑?主要得益于自2002年以來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低利率。雖然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是針對高科技泡沫的破滅帶來的投資低迷,但這次高油價正好發生在這一期間。較低的利率在支持了美國的房地産投資的同時,更使人們能够利用低利率滾動抵押貸款,償還高利率時期的貸款,减少房産的按揭支付。 

  但是這一記“歪打正著”,也給美國房地産留下了隱患。最近由於通脹預期提昇,美聯儲連續加息,把利率從1%提高到了4.75%,市場預期至少會達到5%。利率的不斷提昇使滾動抵押貸款的低按揭支付帶來的收益不再,而且對房地産的投資還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低利率時代的結束,極大地影響了對房地産的投資,也降低了滾動抵押貸款帶來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居民消費能力將直接受到影響。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的房地産銷售已經顯著下降,商品零售數據也在下降,顯示中期變化的製造業訂單和海運預訂也在下降。 

  如果美國房地産泡沫破滅,從投資和消費的兩方面會對美國經濟産生沉重打擊。總需求將嚴重不足,人們預期的平穩復蘇的美國經濟可能發生與預期不一致的變化。美國人不買東西或少買東西了,美國的消費市場萎縮,現階段世界經濟動態均衡的第一環商品流動就直接受阻。出口換取的美元减少,對美元資産的投資也减少,美國的資本流入减少,美國就祗有大幅美元貶值來削减債務負擔,保持國際收支的平衡,全球經濟就更不平衡了。 

  其次,歐元、日元昇值可能導致美元走弱,加大美國經濟的失衡,增加了打破均衡循環的外部因素。 

  歐洲整體經濟正在進一步恢復。歐洲央行去年底調高歐元區利率,支持歐元的走勢加强。近期美元與歐元的LIBOR利率已經比較接近,如果歐洲繼續調高利率,美元對歐元的優勢地位就會發生變化。 

  日本央行已經表示可能改變目前的零利率政策。日本日經指數連續上漲已經顯示了日本市場投資的吸引力。日本經濟走强對美元貶值産生壓力。在一段時間內利差會把日元對美元的兌換率維持在一個平穩的水平上,但美元加息見頂日元進入加息週期的判斷,加大日元對美元昇值的預期。雖然歐元和日元相對走强可以改善美國的出口。但是如果出口增加的正面效應不能抵消美元貶值帶來的負面效應,會帶來美國經濟進一步的疲軟。財政需要更大的赤字拉動經濟增長,反而會推動美國經濟更大的失衡。 

  第三,國際資本减少持有美國國債,可能成爲打破均衡循環的資本因素。 

  近期有研究顯示,石油輸出國在高油價中賺取的石油美元,可能從風險防範的角度有减少投資美國的迹象。如果人民幣被迫大幅昇值,美元疲軟,美元資産相對貶值,則中國的巨額外匯積纍也會尋求以相對價值上昇或下降較少的貨幣進行資産的重新配置。如果亞洲其他國家受人民幣匯率昇值的影響也對美元昇值,也産生資本流向的改變,這樣的資本流出的合力效應,對美國國際收支平衡是不利的,進而會加劇全球經濟失衡的風險。 

  企業的應變之策 

  中國經濟對外的依存度很高。去年的進出口佔GDP的60%以上,世界經濟的任何風吹草動,中國經濟就會受到影響。中國對美國貿易的順差,使中國經濟對美國消費市場的興衰比較敏感。或者美國低儲蓄高消費支持的經濟發生變化,或者美元貶值,或者美國靠資本流入支持國際收支平衡的條件打破,或者上述問題其中的兩種甚至三種情况同時發生,會對中國的出口貿易進而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中國是否做好準備應對美國經濟形勢的調整和新一輪國際經濟秩序重新整頓呢? 

  中國面對一個複雜外部環境,如石油價格上漲、貿易摩擦、全球的經濟發展失衡的局面惡化等等,如果美國經濟出現與預測不一致的逆轉,我們的外部環境將增加更大的不確定因素。我們的企業特別是與進出口有關的企業要有所準備。 

  對外,企業要建立預警機制、風險防範機制、危機緊急處理機制,準備應對各種情况的發生。近期要密切注視國際市場的動態,特別要審慎關注美國經濟的變化,特別是美國房地産業、美元和美國消費市場的變化,及時傳遞信息,提前做好相關調整,不要出現像去年美國和歐盟啓動特保條款,市場一片嘩然的無準備狀况。 

  企業和廠商要開拓新的海外市場。重點要開拓亞洲、非洲地區的市場。與其在競爭激烈的發達國家市場上爭得你死我活,不如到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去做遊戲規則的制訂者,機會可能更多,空間可能更大。 

  企業還必須善用貨幣掉期、利率掉期互換等金融工具,對沖風險,减少更靈活的匯率機制帶來的波動所造成的損失。注意進口商的資質,學會利用國外的一些避險工具和金融服務産品,進行多重保險。 

  對內,企業要努力開拓國內市場。刺激內需更多是政府政策主導,但開拓市場是企業行爲。要進行必要的結構調整和轉型,避免低水平的無序競爭。 

  我們的經濟要有更大的靈活性,企業要具備更大的彈性,這樣我們就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近期可以應對美國經濟惡化的可能,將來可以面對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危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