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談判可能再度拖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9 04:40:09  


  中評社溫哥華4月18日電/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中,各國部長可能再次錯過一個最後期限;儘管談判各方幾乎在不間斷地進行磋商,但他們的立場仍有巨大分歧。今年1月份,各國部長將4月30日定爲完成一項框架協定的目標期限,屆時,各國將就削減農產品補貼和工業品關稅的數學公式所使用的數位達成共識。在日內瓦會談結束之後,各國部長們將評估此輪談判截至本周末可能取得的進展,以決定是否在下周或下下周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但貿易官員、外交人員和觀察人士對於是否能夠如期實現目標普遍持悲觀態度。在上周末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歐盟(EU)貿易專員彼得•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表示:“我要說的是,我們將力爭在最後期限之前達成協定……不過,我擔心這將非常困難,因爲各方分歧仍非常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新的全球貿易協定必須在明年6月之前達成,因爲美國政府從國會得到的談判授權(據此美國國會只對協定作出批准與否的表決,不得對協定提出修改)屆時就將到期。從各國批准協定生效的複雜性判斷,這項協定的核心內容必須在今夏完成。世貿組織總幹事帕斯卡•拉米(Pascal Lamy)提到了在談判中處於中心地位的四大經濟體。他表示,美國必須同意進一步削減農業補貼,歐盟必須同意大幅削減農產品關稅,而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巴西和印度必須同意降低工業品關稅。

  不過,對於關稅應該削減至何種程度,以及應該允許存在多少豁免專案,各方仍然存在分歧。例如,巴西希望將工業品關稅降至最高稅率30%,而歐盟和美國則表示,最高稅率不能高於15%。在看到工業品和服務貿易取得進展之前,歐盟拒絕進一步削減農產品關稅、減少豁免專案。曼德爾森表示,談判需要一劑“現實主義良藥”:發展中國家同意進一步降低工業品關稅保護,而美國也不再提出大幅削減農產品關稅的苛刻要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