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重组版图: 民企成主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3 07:33:25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对于同时拥有自主和民营“双料金牌”的汽车企业来讲,收购其他企业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如是说。
  日前,有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由于以国有三大汽车企业为主导的整合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因此接下来的整合将以拥有自主身份的民营企业为主导展开。 

  新版图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在接到江淮汽车的轿车申请后,一直在评估其资质,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文件“旅行”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有意思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民营汽车企业借着自主品牌的东风给发改委打电话希望可以上轿车项目。尽管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得到的回答是:抱歉,你没有这个资质。但还是有不少企业准备冲锋,因为他们知道国家希望在新一轮汽车产业重组中,让民营企业扮演重要角色。 

  重组基调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国家确定的重组版图三条线今年仍将继续:第一是以长安为龙头,整合军工系统的汽车企业;第二是以昌河、哈飞为龙头,整合中航集团旗下的汽车企业;最后,是以三大集团为龙头来整合其他汽车企业。其中,昌河、哈飞的合作意向正通过发改委和国资委的审核。 

  两条经济地理路线图也基本敲定:第一是长江沿线,以上汽、东风、长安为主进行整合。第二是沿京九铁路及其南北延长线,由一汽为主进行打包。 

  比如,一汽借马自达之手已经完成了在长春、海南的两点生产,加上南京一点代销,实现了一汽马自达布局的三点连线工作。加上上汽、东风的资产并购工作已基本完成。因此,在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剩余重组工作将主要以民营自主品牌企业为主来完成。
 
  新势力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第11号文件中,都突出了汽车民营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地位,前者首度提出明确数字:汽车自主品牌销量不低于60%,后者则要求汽车新增产能要向自主品牌倾斜。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有关人士认为,长安、江淮都有可能在未来一轮重组中担当重要角色,而剩下的项目整合应该由民营企业来主导完成。

  在现有汽车企业中,需要重组而尚未重组的包括江南江北奥拓、南汽无锡基地和贵州云雀,这些项目整合很可能会交给民营资本来完成。

  今年一季度江北奥拓(吉林通田)颗粒无收,产销量均为零,云雀早在去年就已经停产,而今这两家企业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寻找“上家”。发改委称南北两个奥拓很可能会出现新的接盘者,而这一接盘者几乎可以肯定是民营企业。 

  南汽英格尔落户无锡后,由于经营不佳曾经与波导在有关收购问题上进行过接触,南汽当时曾称,是波导最终选择了放弃,现在随着政策环境利好因素的增加,双方新一轮接洽又开始启动。
 
  除了国资委和发改委都在强调主权在我、突出民企地位外,有项目急于出手的地方政府,也有迫切选择民营企业进行重组的需求。一方面,他们认识到抓在手里的国有资产质量并不高,必须重组;另一方面,又不肯放手让上海、长春等国有汽车企业整合,因为他们认为这无异于将自有资产转手卖给其他竞争省份。因此,退而求其次,地方政府只能向民营汽车企业借道。 

  发改委一位官员称:“现在地方政府的意愿已经首先给民营企业重组吃了定心丸,接下来就要看哪家企业有这个能耐了。”
 
  文章指出,当然,变化的背后也在产生新的问题。按照《汽车产业政策》规定,国家严格限制非汽车行业企业并购汽车企业,类似奥克斯、五粮液等收购汽车厂的行为均不被保护。现在,让民营车企来担当重组主角已经不存在疑问,但仍让发改委担心的是,如果波导这类企业并不具备生产轿车的资质,那么这些由民营汽车企业为主导的重组会不会导致更多奥克斯事件重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