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報:華語教學,台灣能掌握商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3 09:26:03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據報導:台北教育大學開設華語教學師資培訓班頗為熱門,甚至大學教授也去報名,並有不少社會高階人士,或早年離開台灣的小留學生報名學習,以培養第二專長。此類現象,與作文補習班忽而爆紅一樣,都是值得關注的新興狀況。 

  台灣《民生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華語教學在台灣歷史悠久,聲譽亦佳。不惟世界各地人士來台學習語言與中國文化,華語師資教材法也行銷寰宇,影響深遠。但出奇的是,華語教學在教育領域內卻完全不受重視,沒有任何一所大學的中文系以華語教學為其發展重點,幾乎也沒有相關課程及教學法之研究。 

  八十年代以後,大陸逐漸開放,外籍人士赴大陸學習語文與文化日益方便,大陸當局亦有意識、有組織、有方法地推動對外漢語教學,台灣的情勢乃越來越不利,海外市場日益萎縮,台灣的華語教學亦生員日蹙;台大史丹福中心甚且移往大陸,情形可見一斑。

  社評認為,但整體趨勢是華語學習熱潮正在升溫,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大陸不可能獨占市場,所以台灣的華語教學也就仍有許多機會。近年華語教學又逐漸熱門,已有二十七所學校開設了華語教學師資班,可見大家都已嗅到了華語教學這項教育產業的商機。

  然而,開班雖然熱鬧,台灣的整體做法可有什麼改進嗎?老實說,沒有!大陸的對外漢語教學直屬國務院「漢辦」,有完整的師資培訓體系、有配套的各式教材教具、有孔子學院那樣的全球教學點、有漢語水平檢定考試。台灣呢?仍在仰賴非正規培訓班做散兵遊勇式的搏鬥。這將如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邇來正體字、簡體字未來命運如何的爭議頗為熱鬧,其實也與兩岸在世界華文教學市場上的競爭有關。正體字再好,一個不會推廣行銷它的政府,終無法令其普及,古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願政府多在弘道上用點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