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書香依舊? 中國人閱讀習慣變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4 16:17:28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于去年年底開始組織進行了第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已于上周末公布。調查顯示,中國國民的圖書閱讀率持續六年走低,而網絡閱讀率則大幅上升。專家對此現象進行了分析。

  【網絡閱讀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在電子技術日漸普及的今天,網絡閱讀已獲得越來越多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青睞。寧夏大學教師宮京成分析認為,形成這種趨勢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網絡電子圖書一般能提供信息檢索的功能,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閱讀信息,特別是在查找資料時,不用像以往讀書那樣,非得閱讀全書或大部分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第二,在部分紙質圖書價格節節攀升的今天,電子網絡圖書不失為一種便宜的閱讀方式,一份20年的刊物合訂本可以全部刻在一張盤上,節省不少費用。第三,年輕人接觸新鮮事物的速度快,他們更喜歡嘗試新的生活方式,通過互聯網閱讀,會讓他們找到閱讀的驚喜。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曹光哲認為,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載體,必須借助一些硬件支持,如計算機、智能手機。而且網絡閱讀一般還需要一個固定的場所,無法像書本那樣可以隨時隨地閱讀。此外,制約網絡圖書發展最大的瓶頸還有收費問題,目前互聯網收費系統還不是很完善,而且網絡付費的方式並不是多數市民都能夠接受的。

  【電子閱讀和傳統閱讀可共生共榮】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郝振省說,不能因為網絡媒體的興起,就忽視國民圖書閱讀率的下降,因為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還是要強調傳統閱讀。在我看來,傳統閱讀更利于人們的抽象思維,而且雖然現在有的圖書比較娛樂化,但那絕不是圖書的本質,圖書的本質還是要體現出內容的深刻和文化積累。而這一點,對于提高國民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宮京成認為,應該客觀全面地看待網絡閱讀的興起,要在電子閱讀和傳統閱讀之間正確取舍,使之達到一種共生共榮的局面。網絡圖書通常會采用鮮艷的色彩、突出的插圖甚至以音樂搭配來刺激讀者的感官,適合于快速閱讀。而傳統圖書更能給讀者理性判斷、理性思考的機會,好書需要細細地閱讀,慢慢地品味。讀書是一個人特別是年輕人心智培養、性格塑造、人生觀引導的重要方法,不管采用什麼方式,關鍵是要將大家拉回到讀書中來。學校、家庭乃至社會都應營造一種科學讀書的氛圍,對讀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閱讀行為進行合理引導。(稿件來源: 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