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建:民進黨真的必需轉型為新民進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8 09:33:25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陳朝建在即將出版的5月號《中國評論》撰文,談當前民進黨的挑戰與前瞻,文章指出,民進黨真的必需轉型為新民進黨。

  文章首先指出,陳哲男事件就是壓倒民進黨的元兇。陳水扁的政策反覆,則讓民進黨的支持度維持低檔。而自去年底「三合一選舉」敗選之後,民進黨的整體氣勢,就已呈現一蹶不振的低迷現象。

  文章認爲,民進黨的支持度嚴重下滑。「馬英九現象」的不斷高漲,已經誘發民進黨黨內精英的焦慮情緒。儘管提議「黨是會議」的立委們強調,他們並沒有集體退黨或是另組成黨內次級團體的意思,但實際上「黨是會議」的提出,已經形同是黨內第二梯次的「新民進黨運動」,同樣也在呼籲民進黨必須進行改革,以因應民進黨支持度嚴重下滑的事實。

  鑑於黨政結構關係的不良,也是現階段民進黨運作的敗筆之處。陳水扁或黨魁游錫堃必須面對黨內改革、府院黨協調互動、朝野溝通平台等項重要面向的議題,才能繼續帶動民進黨的前進,並重新找回中間選民的支持。

  文章指出,「扁馬會」並無助於朝野和解。而誰能創造共識的選擇,誰能促進共識的達成,誰就會有多數選票的支持;而這就是陳水扁或民進黨必須認知的地方,也是民進黨的警訊,更是民進黨能否續航二○○八的重要關鍵。

  文章還問為,綠軍正在製造「馬英九現象」的風險。馬能否成功挑戰二○○八年,似乎還有以下幾項「罩門」有待克服:

  一是馬的族群屬性,也就是省籍族群情結的發酵與否。

  二則是綠軍的執政績效,蓋綠軍的執政績效愈差,對馬二○○八的選情而言,自是具備樂觀與不斷加溫的效果。

  三為處理國民黨黨產與籌措競選經費的難題,蓋黨產的處理對馬而言,是個內憂外患的課題。

  四則是二○○六年至二○○八年之間的政治空窗期,馬仍會面臨一定程度的政治風險。

  五為馬團隊與中央黨部的戰鬥力,更精確的說,還包括馬團隊與黨中央內部成員的爭風吃醋、競相出頭的「茶壺內風暴」。

  文章最後指出,總之,民進黨真的必需轉型為新民進黨,但是這個新民進黨並非僅是政策論述能力的更新而已,更非僅是找回舊民進黨時期的創黨精神,而是徹底的脫胎換骨,例如推動具體的改革、整合黨政結構困窘、修補朝野關係的惡化局勢,甚至調整中國政策的部分內容等,才能創造新民進黨的契機,否則現階段的民進黨可是「向下沈淪」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