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敬告串連修憲立委,給自己留點顏面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9 09:32:04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雖說朝野黨魁都已經放話反對,但跨黨派串連要「修憲」的立委好像仍不死心,檯面下的動作依舊不斷,除了親民黨、台聯與無黨籍擺明不放棄外,朝野兩大黨內部也有不少成員,還是擺出一付無畏黨紀也要推到底的姿態,甚至立院龍頭王金平也不掩飾「樂觀其成」的態度。

  社論說,不論這批跨黨派立委最後能挺到幾時,還是想奉勸一句,趁早部署經營重劃後的選區吧!如果評估很可能大勢已去,就提早規劃下一階段的人生吧,別再在這丟人現眼了!

  社論指出,立委是有「修憲」提案權,但這個職權真的不是兒戲,如果沒有黨團背書,未見輿論倡議呼應,就想藉自發性的動員企圖更動台灣根本大法,最好要有非常充分的正當性。譬如說,認為現行「憲法」中對落實人權保障條款還不夠完備,那或許有一點討論空間。

  但如果只是為了保障個別立委的政治生命得以延續,所以必須得修憲,很抱歉,那叫做「自肥」,民眾真的沒有義務只為了幾個立委能夠選上,就必須要讓「憲法」再進一次手術房。特別是,這部「憲法」才在去年剛修過。 
   
  社論指出,在席次減半的「修憲」案提出時,固然有林義雄道德光環的壓力,讓朝野政黨不敢直接攖其鋒,但當時還是曾一再呼籲朝野政黨要慎重考量,然而當時連最起碼的理性討論都沒有,包括這次參與連署的所有跨黨派立委,當時根本未見任何人曾出面大聲疾呼過,那時節出面喊停的只有林濁水等少數腦筋清楚者,但卻是孤掌難鳴。到現在選區劃分作業已大致完成了,提名作業也快啟動了,才有越來越多立委覺得情況不對,又想要再「修憲」增加席次,講句實在話,民眾為什麼要理你們呢? 
    
  社論批評,更偽善的作法是,為了怕外界質疑自肥,還搬出「內閣制」來包裝。過去幾次的「修憲」,從未被青睞過的「內閣制」,最近突然從谷底翻紅,許多人開始讚揚它的好處,說什麼實施「內閣制」可以節制「總統」權力,可以避免朝野僵局等。

  而倡導這波「內閣制」最力的竟是執政黨的部分立委,更讓人覺得反諷,當年為了推動「總統」直選,民進黨曾經如何的糟蹋「內閣制」,我們都記憶猶新,如今看到馬英九的聲勢看漲,就馬上想到了「內閣制」的種種好處,怎麼會這麼巧呢?那些力倡「內閣制」的立委們,何不叫助理幫忙翻翻舊報紙,看看以前你們主張過什麼制?大概不會是「內閣制」吧?
   
  社論再指出,就算是權謀考量,民進黨部分人士為想節制馬英九而推「內閣制」,在政治IQ上也是不及格的。試想如果真給弄成「內閣制」了,「總統」變成虛位,依權力邏輯擔任黨魁的馬英九很可能就順勢轉做「閣揆」了,而如果泛藍在立院席次的既有優勢不變,馬英九很有可能就一直做下去,讓民進黨屈居在野翻不了身,想當年英國撒切爾做了幾年首相還記得嗎?答案是快十二年,這可跟總統有任期限制完全不同哪!民進黨要推「內閣制」,有清楚想過這些嗎? 
    
  社論說,要推「內閣制」不必捨近求遠去「修憲」,透過立法將「國安」會議組織條例終止適用即可,「總統」一旦少了這個決策平台,也就沒有過問政務的正當性,權力也就自然回歸到行政院了。但立委諸公甚至連提都未見任何人提過,講白了「內閣制」只是包裝,增加席次才是重點。更誇張的是部分「修憲」的提案中,還有意將立委選區再恢復成複數選區,自肥也就罷了,還意圖讓體制改革走回頭路,這般的嘴臉,也難怪當年叫出「席次減半」的口號時,會有那麼高的民意支持度。
    
  社論敬告,那些跨黨派串連修憲的立委諸公們,給自己留點顏面吧!兩大黨的黨中央表態反對,是他們還有羞恥心,知道不能與民意亂開玩笑。要知道就算真通過四分之三的高門檻,民眾也會透過複決讓你們難堪的。講直接一點,如果一定要「修憲」增加席次,你們才會有當選希望,那麼奉勸你們,就早點規劃轉業吧!想靠「修憲」來保障就業,沒這個道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