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媒體指香港有消費陷阱 業界抱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0 08:58:13  


香港部份業界做旅客生意手法富爭議,在內地造成反宣傳影響全行業。圖為黃金周來港的內地客掃貨滿載而歸。
  中評社香港5月10日電/今年五一黃金周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不及預期,令業界黃金夢碎。原來內地旅客人數減少,主要問題是來港旅客頻遇消費陷阱,影響香港「購物天堂」的形象,在內地造成反宣傳。《廣州日報》指有旅客預訂豪華房變標準房,又被誘騙購買高價貨,更有兌換黑店收三千元人民幣,只兌換二千四百元港幣。

  香港《星島日報》引述《廣州日報》報道,昨以「香港遊遭消費陷阱 『購物天堂』魅力漸失」為題,報道多位廣州市民在五一黃金周來港旅遊的遭遇。

  廣州市民顏先生預訂灣仔一間酒店,入住時將豪華房換成大牀房,但服務員只將兩張一米寬的小牀合併為大牀,他懷疑被私自降級為標準房。

  另一名廣州旅客王先生,以為可按一般匯率一百零四元人民兌一百港元,在尖沙嘴一間兌換店兌換三千元,未有詢問匯價,竟只兌回二千四百港元,相當於一百二十五元人民幣兌一百港元。他即投訴,擾攘一輪才獲增加至二千八百六十元,蝕了二十元,事後他才知那是黑店。

  內地旅客黎小姐在彌敦道一間數碼產品店,看中一款市價三千九百元的數碼相機,討價還價後,店員報稱三千元人民幣低價,她付款後店員才推銷另一新型號相機,要四千元,她嫌貴不買,店員才表示她揀選的款色沒有存貨,令她懷疑被誘騙買貴價貨。

  香港消委會截至昨日已收到十八宗內地旅客投訴,涉及購買音響、相機、珠寶和藥物等銷售手法、貨不對辦和高於市價等,亦有涉及酒店和兌換店的投訴。

  香港旅發局收到二十宗投訴,其中九宗為內地旅客,與去年相若,涉及投訴旅行社的行程和酒店安排不符預期﹔又有被領隊要求到某商戶購物,否則不獲安排住宿等﹔另有投訴在電器和參茸店購物被騙等。

  香港旅遊業議會表示,暫未統計投訴數字,而香港消委員發言人認為,旅客受騙情況未有惡化,提醒消費者注意消費陷阱,必要時可作投訴。酒店業主聯會總幹事李漢城表示,沒有收到投訴,「若旅客臨時要求轉房,如果仍有房間,一般都會樂意服務,當然視乎是否提升房間級數而收額外費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