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業忍無可忍 要網商供出侵權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0 11:05:47  


電影《霍元甲》本年二月在香港上映票房大收,成為今次網上侵權爭拗的對象之一。
  中評社香港5月10日電/備受網上盜版困擾的香港電影及音樂界,發動新一輪反擊行動;電影界昨首次成功要求香港高等法院頒令,要4間互聯網供應商在21日內,交出49名曾於今年新春期間非法下載電影者的真實姓名、香港身份證號碼及地址,從而可以向其索償。根據外國的案例,每宗侵權電影個案,會被追討3,000至5,000美元(約2.3萬至4萬港元)。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與此同時,香港唱片業本周亦將啟動第二輪打擊網上盜版音樂的行動,繼續向侵權者提出民事索償。 
  
  「如果他們不願意賠償,惟有法庭見!」香港影業協會執行總幹事叢運滋表示,直接控告電影下載者的做法,在香港未有先例,他們仍與律師商討索償金額,但按照民事索償習慣,他們將提供和解方案。 
  
  媒體於今年1月中新春假期前已獨家報道,香港影業協會以票房收入強勁的賀歲片《霍元甲》、《最愛女人購物狂》作餌,聘請電子偵探在春節嚴打BT,協會已籌得逾300萬港元準備作民事索償之用。 
  
  今次要求法庭頒令的3間電影公司,其電影在新春檔期均被非法下載,包括英雄國際有限公司出品的《霍元甲》、Applause Pictures Ltd的《春田花花同學會》,以及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的《最愛女人購物狂》。 
  
  3家電影公司向法庭要求香港寬頻、和記環球電訊、有線寬頻,及電訊盈科4間互聯網供應商,提供49名非法下載電影人士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及收取帳單的地址,並承諾會替供應商支付本案的訟費,4間供應商均持中立態度,最後法院批准電影公司的申請,並下令供應商於21日內提交資料。 
  
  電影公司的代表律師表示,收到供應商的資料後,第一步行動會抽樣向部分侵權人士發出警告信;不過,控方並未披露這些侵權活動,令3套電影的票房帶來多少損失。 
  
  叢運滋坦言,網上電影盜版,已不限於BT,但BT已成為全港最常用的盜版方法,今次亦是先行打擊的對象,但他們正密切注視其他侵權的新興方法情況。 

  除了電影業外,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總裁馮添枝昨透露,唱片業第二輪打擊網上盜版的行動,將於本周有新公布。 
  
  該會2月成功向法庭取得以WinMX軟件下載音樂的18名使用者資料,現時正計劃要求網絡商再交出50名侵權者資料,繼打擊WinMX後,下一步將向BT埋手。 
  
  國際打擊BT的行動,自去年中由美國影片協會(MPAA)揭開序幕。美國電影商會大中華區營運總監何偉雄表示,美國已約有400宗網上侵權者遭版權者民事索償的成功個案,每宗平均賠償約3,000至5,000美元。 
  
  今年2月,瑞士及比利時警方亦與荷里活片商,聯手搗破一個號稱擁有百萬用戶的Razorback網絡,部分較知名的網站如Torrentspy.com、IsoHunt、BTHub.com、TorrentBox.com,近月亦被美國片商起訴。 

香港電影界找出BT用戶過程 

  1. 發放人(俗稱seed)將電影載入電腦,利用BT(Bit Torrent)製作Torrent檔案,再將檔案放在網上,讓其他人下載 

  2. 電子偵探先要混入BT網絡,扮成同樣想下載電影的人 

  3. 當各電腦互相串連後,系統要告知網絡中人,在哪裏上、下載檔案;這亦變相將自己在網絡中的位置(IP地址)告知第三者 

  4. 影音業界紀錄IP資料後,挑選出屬香港網絡商持有的IP地址 
  
  5. 網絡商會紀錄某時某月、哪位用戶曾使用該IP地址,從而知道其真正身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