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藏鐵路看西藏特色的産業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2 06:42:50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隨著青藏鐵路7月1日全綫開通試運營日子的日益臨近,在拉薩沖賽康市場賣工藝品已達9年的湖北商人劉紅烈,更加忙碌起來,除了打算再買一個門面擴大生意外,最近他想多跑幾趟浙江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讓自家店裡面的品種更多,以應對鐵路通車後旅客人數增長帶來的消費量提昇。
 
  劉紅烈祗是衆多進藏淘金族中的普通一員,青藏鐵路建成通車,給進藏掘金的商人和投資商們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證券報發表文章評論說,從青藏公路到青藏鐵路,對於西藏自治區來說,無疑是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西藏産業經濟初具規模的雛形,在青藏鐵路的帶動下,開始在調整中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特色模式。
 
  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孫勇評價說,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架起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直接相連的鋼鐵大動脉,將成爲西藏發展的經濟綫、社會穩定的政治綫、各族人民的幸福綫。

  旅遊産業鏈預熱 

  文章稱,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稱爲南極和北極之外的“第三極”,有人更將西藏譽爲“人類的最後一片淨土”。西藏極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環境,吸引了接連而來的中外遊客。
 
  儘管旅客趨之若鶩,但交通條件成爲橫亘在遊客面前的攔路虎。目前遊客進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運輸。公路運輸方面,僅有的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以及從樟木口岸入藏的中尼公路等幹綫因飽受泥石流、冰雪等灾害威脅,危險系數高,耗時長,常使遊客望而却步。從成都坐飛機進入拉薩的機票1600多元且很少打折,讓衆多的遊客望錢興嘆。
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將大大降低旅客的旅行成本,對於希望一睹西藏神秘的人文地理的普通收入人群而言,無疑是好消息。青藏鐵路通車以後,團體旅遊形成了一股熱潮。首發列車的團體票已經預售一空,前20列的火車票也基本告罄。每天將有4000名旅客進藏,3000名旅客出藏。

  文章分析道,去年西藏全年進藏遊客達1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19.3億元。以2005年爲基數,進藏遊客保守估計將保持年均20%的增長率,到2010年進藏遊客將達到447.9萬人,再按人均給西藏帶來直接收入1100元計算,則到2010年,因旅遊提供的直接收入可達49.27億元。
 
  旅遊産業的勃興成爲從上至下的一種共識,旅遊産業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也處在方興未艾之中。西藏聖地股份有限公司早前就著力于西藏旅遊資源的開發,目前公司林芝地區的旅遊項目正處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在西藏投資酒店業的個人和公司日益增多。據透露,成都有相關的投資機構進入西藏的酒店業,而且是檔次很高的酒店。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籌劃進軍酒店業,而且聘請國外酒店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人員培訓和酒店管理。 

  “藏鶏蛋”的優勢轉化課題 

  藏鶏蛋在北京的沃爾瑪超市賣到3元一枚,且時常脫銷。沃爾瑪想跟西藏企業簽訂每年供應不低於500萬枚的合同,但由於企業生産規模有限達不到要求最終落空。
 
  藏鶏蛋祗是西藏特色産品中的一種,特殊的地理條件,形成了諸多的西藏特色資源和獨特産品。比如,鉻礦在中國有廣泛的分佈,但都是“鶏富礦”,而在西藏有長達幾十公里的鉻礦礦帶;高嶺土礦在瓷器、造紙、防火材料上有重要的應用,羊八井有著豐富的高嶺土礦資源;西藏的礦泉水資源豐富,號稱零細菌污染的“5100”品牌礦泉水水源就在海拔5100米的高山上;西藏的藏藥材原料儲備豐富,在民族藥業中佔有重要一席…… 

  文章稱,如何讓市場上出現更多的藏鶏蛋?實際上是一個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的重大課題。在中央召開的幾次西藏工作會議上,中央和自治區的領導著重强調,要將西藏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 

  據分析,目前西藏的資源優勢難以順利轉換成經濟優勢,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昂的交通運輸成本。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將打破西藏資源轉換的封閉系統。據統計,目前西藏全區汽車貨運能力僅爲10.9萬噸,而火車單向貨流密度就達500萬噸。原來從內地到拉薩的貨運成本是一噸600元左右,而青藏鐵路通車以後,將降至一噸200元左右。客運價格也將降低近三分之一。 

  西藏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曉江算了一筆帳,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後,西藏礦業的運輸成本將下降近三分之一左右。
 
  西藏的很多牧民都是依靠種植小麥和青稞獲得收入,來自其他方面的收入很少。青藏鐵路通車後,鐵路沿綫的停靠站點形成了自己的經濟佈局,在發展特色産業經濟過程中,西藏農牧民將不再局限於小麥和青稞等傳統的增收模式,可以有更多的掙錢機會。 

  青藏鐵路的通車,將推動西藏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

  待發掘的文化産業 

  藏文化的種種,吸引著不斷前來的國內外遊客。文章表示,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將極大促進對西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鐵路延伸到西藏,拓寬了西藏對外交流的渠道,將有助於提高西藏的社會發展指數,有助於弘揚西藏優秀文化傳統。隨著西藏與祖國內地甚至世界各地交流的增多,世界的文化、祖國的文化大量進入,將形成更加廣泛深刻的交流與融合,增加了西藏文化與其他地區文化的共同性和共同因素。 

  隨著西藏實施特色經濟發展和優勢資源轉化戰略的深入實施,西藏自我發展和自我積纍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昇,也將爲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較强的財力保障。隨著進出藏人流的增多,將會無形地起到向全國各族人民介紹、宣傳西藏優秀文化的作用。無論是文化事業還是經營性文化産業,都將呈現多樣性、多元化發展的局面。 

  漸進的社會變革 

  文章指出,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幷不僅僅局限於經濟上的强力推動,産生的深刻社會變革也不容忽視。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杜永彬博士認爲,青藏鐵路通車,一是進人,其影響表現爲觀念、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民族關係等;二是進物,各種物品對西藏社會文化和人們價值觀念的影響。
 
  孫勇說,青藏鐵路通車後,必將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將西藏納入全國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拉近西藏與全國經濟社會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打破西藏長期以來的封閉狀態,爲西藏接受發達地區産業轉移和信息輻射創造了條件。人們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那種自給自足和相對封閉的狀態,逐漸形成新的價值觀、消費觀、思想方式和行爲方式。 

  同時,鐵路的建成通車,將促進西藏環境建設。青藏鐵路建設的本身做到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更爲重要的是鐵路建成帶來了祖國內地便宜的煤、汽、食品等資源,减少人們對當地生物燃料等資源的需求,深刻改變西藏城鄉居民的資源消費結構,進而改善西藏的生態環境。 

  此外,鐵路的建成通車,必將促進和加快西藏城鎮化進程。青藏鐵路沿綫站點建設,爲藏北及拉薩市城鎮體系的發展帶來了直接的推動力和發展機遇。由於鐵路通車,大量人流物流的進入,也將推動拉薩市及其周邊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 

  “喜馬拉雅鐵路”猜想 

  文章稱,青藏鐵路在尚未建成通車前,青藏綫的延長綫已納入了政府的視野。西藏自治區政府下一步就决定將青藏綫延長,把火車修到日喀則地區和林芝地區。而關於一直流傳的“喜馬拉雅鐵路”,也不時聽到政府官員和民間人士的熱議。據說,在當初修建青藏鐵路時,就有海外人士預測中國將會把青藏鐵路延伸到邊境城市亞東,打通南北亞這條大動脉。
 
  事實上,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完成全部施工任務全綫貫通後,尼泊爾方面在表示祝賀的同時,也在悄悄地謀劃“喜馬拉雅鐵路”。喜馬拉雅鐵路建成,據認爲將是連接拉薩、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黃金鐵路綫,成爲一條貫穿南亞和東亞的“新絲綢之路”。
 
  值得注意的還有,中印的亞東邊貿市場有望在今年6月份開放,中印之間在此斷裂多年的經貿往來將重啓。 

  青藏鐵路的開通,給湖北商人劉紅烈帶來了商機,當得知“喜馬拉雅鐵路”猜想後,考察過亞東邊貿市場的他,表現出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他認爲,亞東邊貿市場交易量現在已經初具規模,如果青藏鐵路延伸到亞東,最終形成喜馬拉雅鐵路,亞東邊貿市場肯定會越來越紅火。 

  “青藏鐵路建成通車,我抓住了一些機會;如果要建喜馬拉雅鐵路,我想我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這個精明的湖北商人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