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缺位導致壟斷行業走向掠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3 07:46:12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一家自來水公司,竟然調快用戶的水錶多收水費,有居民的水錶甚至被調快了50%以上!這家位於廣東省電白縣博賀鎮的自來水公司,憑藉壟斷的供水權力,“自創”出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斂財之道。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評論說,難以想象,倘若不是故意爲之,水錶會不約而同地出現如此之大的“誤差”!

  其實,這種情况早已有之。1999年第一季度,國家質監局組織了對電錶、水錶、煤氣錶的質量抽查。結果顯示:有75%的電錶比正常電錶走得快。煤氣錶抽查合格率也祗有66.7%,主要問題同樣是計量走得快。

  調查結論是:生産企業人爲將表調快。一家生産煤氣錶的企業把自檢合格的煤氣錶送到煤氣公司,煤氣公司嫌這些表走得慢而判定爲不合格,廠家祗好把這些表調快。有部分電錶生産廠家干脆以“表”走得快爲由搶佔市場份額,成爲壟斷行業掠奪消費者的幫凶。

  通過調快水錶、電錶、煤氣錶等方式,多收取費用,是一種比搶劫還要惡劣的行爲,因爲搶劫是偶然發生的,而這種調快表的搶劫是長年累月進行的;搶劫是可以預防的,而這種調快表的搶劫是防不勝防的,消費者常常渾然不覺;搶劫你可以立即報警,讓搶劫者受到法律的懲處,而這種調快表的搶劫不僅維權成本高,有時甚至很難找到投訴的主管部門。

  文章分析道,這些行業何以敢調快表,明目張膽地多收費?歸根結底源于壟斷。根據相關規定,自來水設備、電力設備、煤氣設備分別由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和煤氣公司負責採購和安裝,消費者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這本身就爲他們調快表提供了機會和便利。而無論是自來水、電還是煤氣,皆爲壟斷行業所控制,消費者別無選擇,他們有充足的膽量調快表。在這場博弈中,消費者處於絕對的劣勢。

  因而,許多發達國家從很早開始就在制度設計上,對壟斷行業進行監管。早在1916年,美國就有33個州建立了政府管制機構,監管電力企業的價格、融資、服務、財務等,避免消費者利益因公共電力企業壟斷而受侵害。歐盟則明確要求其所有成員國“建立一定的有效的監管機制,保證透明度,以避免濫用某些壟斷市場的行爲,尤其是損害消費者、帶有掠奪性的行爲”。

  中國對壟斷行業也有監管,但我們的監管屬於行業監管,由於監管部門與被監管的企業常常有著相同的經濟利益,導致監管部門與被監管企業結成了利益同盟,監管不僅不能阻止壟斷行業的掠奪行爲,甚至有時還助紂爲虐。由於壟斷行業受不到任何制約,消費者的利益不斷遭到侵害。

  爲了避免這種情况,文章認爲,應該對我們現有的監管體制進行改革。比如,借鑒新西蘭的做法,廢止産業監管機構,而由反壟斷機構集反壟斷權與監管權於一身,以更好地行使監管的權力,更有效地制約壟斷行業的掠奪行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