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狙擊企業帶污搬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6 07:35:10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95%海水遭重度污染,“珠三角”逼遷五萬高污港企”———5月14日《經濟觀察報》報道,一個令衆多投資“珠三角”的港商頗感心驚的消息正在迅速傳播:一些高排污的港資企業近期紛紛得到當地政府告知,約滿後將不會獲得續約。據悉,一些企業正陸續搬離深圳、東莞等地,有的把新廠開到了雲南和緬甸邊境,有的則打算遷到江西、湖南等地。 

  新京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從報道中得知,這些污染企業固然是從“珠三角”“敗走”,但似乎少有從此“洗心革面”不再污染的打算,一些企業之所以遷向內地,在當前局面下令人不得不擔憂的是:這些污染企業會不會成爲“打一槍換個地方”的“污染遊擊隊”? 

  據統計,目前在“珠三角”地區的港資企業有8萬多家,面臨轉型的企業多達5萬家以上,可以想見的是,如果這麽多污染企業都遷往內地,則相當于打開了一個怎樣的污染“潘多拉盒子”?從當前形勢以及近年的經驗看,這些污染企業大概是不難找到新的栖身之處的:當前有太多地方,發展沖動十分强烈,有的饑不擇食。所以,這些在“珠三角”地區已經幾乎成爲“過街老鼠”的污染企業,可能很快成爲其他地方政府的座上賓。 

  倘若此事不幸而言中,這就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局面。實際上,與內地一些地方相比,“珠三角”地區或許要算是污染承受力比較强的地方,因爲當地水量充沛,離出海口也較近。“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質環境與地質灾害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排入珠江口的各種污水量每年超過20億噸,珠江口海域如今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顯然,如此規模的污染如果施予內地,其危害性大概還會增加許多。 

  文章認爲,對企業帶污遷徙有關部門應該及時出台措施,予以“狙擊”。由於一些陷于發展狂熱中的地方政府,對污染企業已經失去了“免疫力”,對企業帶污搬遷的行爲,必須由國家有關部門出台硬性措施,幷確保實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