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商:美政府失職 令企業喪失中國市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7 20:45:03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衛興華。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美國政府不但不花錢促進出口,反而讓那些嚴格的簽證官們,把我們的財神爺拒之門外。” 昨天,中國美國商會第八次發佈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傳達出這樣一種資訊。 

  據《北京現代商報》報道,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衛興華在發佈會上說:“由於美國在出口促進機構的失職使美國把中國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給競爭對手。”他指出,根據美國商務部的《2005年度國家出口戰略》報告顯示,在用於促進出口的支出方面,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排在倒數第二。美國聯邦洲一級政府的貿易促進專案規模有限並缺乏協調,因此他們發揮的貿易作用十分有限。 

  《白皮書》中呼籲,美國企業希望美國政府能加強與中國的商業合作,比如大幅度增加資金投入促進出口,重點扶持中小企業擴大對華出口。 

  《白皮書》認為,美國的簽證政策仍然是“購買美國貨”的顯著障礙。美國使館人手不足、簽證程式繁瑣在無意中趕跑了一些潛在的中國客戶,使得他們轉向歐洲、日本和其他國家。根據調查,有44%的受訪問公司表示因為簽證原因使他們損失了大筆生意,70%的企業表示由於簽證原因,他們會儘量避免在美國安排會議。 

  《白皮書》在肯定中國巨大市場潛力的同時,也指出中國管理制度上存在的矛盾。根據《白皮書》的調查,包括波音、福特、星巴克在內的美國企業認為他們在運營中面對的主要挑戰為:法規不明確、官僚主義、缺乏透明度和法律解釋不盡一致。雖然,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後,在改善市場準入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還存在許多障礙,使得美國企業很難真正進入中國市場和充分享有中國入世承諾的開放政策。 

  此外,《白皮書》又顯示,美國在華企業2005年盈利狀況不容樂觀。雖然有64%的在華企業處於盈利,但由於價格及勞動力成本壓力,虧盈持平和虧損的公司數量卻比去年增加了9個百分點,佔美國在華企業總數的1/3。 

  據了解,面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利潤日益下降的現狀,美國在華企業正逐步調整他們的在華戰略,超過半數的美國企業開始向中國內地的二級城市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