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如何應對“知識産權大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9 07:13:44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近日,專利費用的增加使原本脆弱的中國DVD行業陷入困境。北京現代商報文章稱,但這顯然還祗是開始,據MPEG LA首席執行官勞倫斯·霍恩透露,其旗下的MPEG-4、H.264、DVB-T等專利組合也都將展開中國的收費談判,這些專利組合覆蓋範圍之廣,從數字電視、影音傳輸,以至未來的3G通訊,無一遺漏。中國企業正在經歷一場真正的“知識産權大考”。 

  雪上加霜的專利費逼宮 
 
  “五一”消費黃金周,本該是個DVD行業銷售的好時機,可由於美國MPEG專利技術管理公司與中國DVD企業的委託代表——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及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簽署了“MPEG-2專利聯合許可”諒解備忘錄,幾乎讓所有國內DVD生産廠商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爲按照諒解備忘錄,此後每年,MPEG LA將對中國每台DVD收取2.5美元的專利費。所以,截至目前,中國每生産一台DVD要向6C、3C、湯姆遜、杜比、MPEG LA5家交納的專利費已超20美元,MPEG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說,美國MPEG專業技術管理公司代表了57個國家的24家專利人擁有的795個MPEG-2核心專利許可,但MPEG-2專利組合與中國DVD此前與“6C”等DVD專利聯盟簽署的支付專利費協議不同,因此如果中國DVD企業祗要在産品中使用了涉及MPEG-2的技術,就需要再次向MPEG專業技術管理公司支付每台2.5美元的專利費。 

  專利費用的增加,無疑對已增長减緩的DVD行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5年1-5月份,上海口岸國內企業生産出口的DVD同比下降了78.6%,而外資企業的出口却以10.7%的速度增長。中國DVD行業已迎來“生死劫”。 

  無可奈何的行業大轉型 

  據了解,2002年以來,國産DVD的出口便不斷地面臨著國外專利收費集團“挑戰”。如今國內企業交納的專利費從剛開始每台5美元漲到了20多美元,徵收專利費用的企業也由當初的一家變成了數十家。尤其是新增的2.5美元專利費會令一大部分雪上加霜的DVD企業無利可圖,即使是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將因此走向虧損邊緣。 

  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視聽産品分會秘書長陳祥分析認爲,目前DVD行業的整體利潤已經不足5%,生産一台DVD祗能賺到不到200元,而需要支付的專利費用却佔到DVD售價的20%!某彩電企業副總經理更是無奈地表示,“專利費等的不斷擠壓,每台DVD利潤能有30元就不錯了。更爲嚴峻的是,我們也不知道到底還有多少專利費在等待我們交納”。 

  針對這種現狀,許多國內傳統DVD企業紛紛開始轉型。新科電子新聞發言人樊文建說,新科已開始向其他産業轉型,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而其他幾家企業的負責人則表示,由於貼牌出口的國産DVD可免交部分專利費,爲了躲避專利費,他們祗能放弃自有品牌出口計劃,改爲國外品牌做加工貿易。

  迫在眉睫的知識産權問題 

  其實受影響的還遠不止DVD行業,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像MP3、音響、彩電、PC,甚至汽車等製造業,都正在或即將經受跨國機構的“專利收費大考”。 

  該負責人透露,近日,日本第三大彩電製造商船井向國內康佳、創維、海信、海爾、長虹等彩電企業提出,其所持有的彩電專利已獲得美國高清電視系統委員會許可,成爲高清彩電行業標準,因此對中國生産彩電收取專利費;此外,日本索尼公司也在就其掌握的CRT彩電的專利和國內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進行收費談判。 

  如果這些協議都達成,中國彩電企業除未來每年交納巨額專利使用費,還要爲之前製造的彩電支付巨額歷史專利使用費。中國彩電業或將步DVD後塵,經受“專利大棒”打壓。 

  易觀國際消費電子與半導體分析師趙亞洲認爲,專利費帶來的成本增加,已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尤其對於那些利潤本來微薄的産業來說。因此,國內企業首先應重視技術創新,祗有擁有自己的技術才能不被人卡住脖子,而真正的核心技術也是花多少錢買不來的,帶來的社會效應和利潤回報也是無可比擬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