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地下網絡世界」安全誰來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1 10:55:59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地下網絡世界 安全誰來管﹖」的社論,社論表示,上月發生的牛頭角偉景樓地底煤氣爆炸兩死八傷事件,調查報告昨日發表,肇因已經查明為:現場地下煤氣管破裂洩漏煤氣,經荒廢污水管進入大廈地下,日積月累,被電泵的火花燃著而發生巨大爆炸。

  社論表示,當日事件中,兩名大廈住客正在大堂等候電梯,卻不料「禍從地起」,無緣無故被炸至血肉橫飛;慘劇的發生,令不少市民瞿然驚覺:原來自己也可能置身在類似的威脅之下,不知何時,腳底下就會?然一聲發生爆炸。

  當然,偉景樓事件發生後,一些傳媒以「煤氣炸彈遍全港」、「地下炸彈知多少」等矚目字句作為大字標題,未免有聳人聽聞之嫌;但是,連專家也認為罕見的偉景樓地底煤氣爆炸事件,的確顯示本港地下公共設施的安全問題已經亮起了紅燈,而且有些情況可能已經到了相當不安全的「臨界點」。本港地下管道和電線電纜,數量之龐大,結構之複雜,的確有如一個巨大的「地下網絡世界」,全港市民都已經被「包」在這個網絡之內,一旦發生任何重大事故,後果可能是不堪設想的。

  社論稱,不說不知,目前連政府部門和一些公私營企業,全港只有十五家機構是「有權」在地底下「埋藏」管道或電線電纜的,而這些喉管、纜線加起來的長度,達到七萬多公里!

  昨天,傳言朝鮮可以發射覆蓋美國全國範圍的導彈,其射程為一萬五千公里,也就是說,本港地下喉管纜線的長度,足夠朝──美導彈的四個半來回。而如此一個龐大的地下網絡世界,目前的狀況竟是各自為政、「無王管」!

  雖然,政府機電工程署在一九八九年已經成立「公共設施政策統籌組」,要求各有關機構加入,但相關工作卻只限於以電腦聯網互相交換地下設施的圖則資料,以及一旦在發生事故時可以進行協調搶修,但對整個地下管道、電纜電線的使用、維修和管理,卻始終缺乏一套完整的監管機制。其中,如久已為市民所詬病的路面重複開挖,造成路人及司機諸多不便,即長期沒有得到解決。

  社論點出,而在各種「地下」問題中,當前最迫切的,是部分管道、纜線老化的問題。其中,就以水務署來說,全港有四成半的地下水管是在三十年前鋪設,其中有些更已「高齡」逾半個世紀,而且水管主要是用生鐵鑄造,其銹蝕情況已相當嚴重。年前,金鐘對開路面曾發生地下水管爆裂事故,導致該區交通癱瘓十多小時,附近多家五星級酒店無食水供應,而港九各區爆水管的大小事故亦時有所聞,浪費大量食水。為此水務署前年已制訂更換水管計劃,預算耗資一百一十億、需時二十載,因為本港路狹、車多、人稠,樓宇高度密集,要開展更換工程非常困難。

  同樣,本港的煤氣公司,亦屬「老太太的棉被──蓋有年矣」,四百五十公里的地下煤氣金屬管道,不少亦已「超齡」,目前正開始分期分批的更換,預計要好幾年時間才能夠完成。而使用新材料的塑料管道可以使用五十年。

  社論最後指出,因此,目前在老化管道、纜線需要較長時間全面更新的情況下,如何加強檢查、維修、監管就是最重要的。以煤氣公司為例,在偉景樓事件發生後,才承諾將一年三次的管道安全巡查增加一倍至一年六次。就此,工程專業界人士指出,目前檢查地下管道的電腦儀器設備先進,要檢查氣體有無洩漏或管道、纜線是否有破洞,在技術上並不是什麼難事,有關機構必須加強檢查維修的工作,而政府有關部門也要明確有一個統管此事的機構,進一步負起監管責任,拆除可能出事的「地底炸彈」,保障市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