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從股價看國際市場與政經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3 10:08:55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昨日亞太股市普遍下挫,港股更大跌逾五百點,為五年來最大跌幅,成交高近四百億,引起頗大震動。事實上近期全球市場波濤洶湧,突變時有發生,最近更出現商品價與股市齊跌的特別現象,反映市場狀況更為變幻難測,其背後的國際政經形勢亦暗流湍急,令人關注。

  《大公報》今日發表的社評說,近期全球各市場調整幅度不少,予人以重大轉勢之感。本港股市自高位回落已約千五點,下挫約一成,一個月內市值蒸發七千億元!其中國企指數下跌約七百點,降幅更逾一成。美國杜指(至周五止)則已回落近半成。商品價亦同時急跌,黃金每安士跌去約八十美元,跌幅逾一成。石油因早前已由高位轉軟,故跌幅較小。期間還值得注意者是,美元轉弱而長息攀升。美元對歐元貶值逾百分六,現才稍回穩,美國三十年期國債孳息則曾升至五點三厘,現雖稍回軟仍在五厘以上。

  昨日的小股災源自商品泡沫爆破。近期商品價格在炒作下上升過急,遲早要出現調整,結果把股市也拉下去了。這與多年的經驗及傳統智慧相違:以往黃金及商品價上升之時,金融資產如股市則回落,形成反向走勢。但如今金股齊落,而之前亦曾見金股齊升,顯示國際市場或已出現新格局。這轉變很可能與國際間游資過多有關,而近年迅速擴張,以至規模過萬億的對沖基金更善於興風作浪,在市場間快速竄動而難於捉摸。

  社評指出,同時,也不能忽視當前的國際政經狀況正日益複雜多變,對市場的影響每事出突然,令震盪倍加,而新趨勢亦隨之出現,令風險上升。特別是近期美國利息走向變幻難定,在聯儲局連續十六次加息後,結構性調整經已結束,今後走向將要視乎經濟狀況而定。現時正處微妙平衡,令調息決策陷入進退維谷之尷尬境地。美國最新數據顯示,在加息及高油價等影響下經濟活動開始放緩,但通脹卻仍有上升壓力。在這類似滯脹的形勢下,實難於作出加息或不加息的決定。同期間的美元弱勢,不單令調息決定更為困難,對國際資金流動又有推波助瀾作用,令市場更為動盪,在首季便有大量國際資金湧向非美元證券,數量為流向美元證券的三倍多。

  有人開始把是次調整與二千年時由網股泡沫爆破引發的股災相比,實際上現時情況惡劣得多。當年格林斯潘可以不斷減息抵銷衝擊而穩定局面,但今天這一招或已難再用。更值得關注者是,國際政經形勢正在惡化:目前全球正面對三大泡沫兩大矛盾的挑戰,更是當年未有者。三大泡沫是:(一)由美國雙赤日高引致的美元匯價泡沫。美元弱勢已現,反映調整開始,最要慎防急跌引發危機。(二)由多年低息導致的房地產泡沫。美國的樓市亦隨英國等之後開始調整,如美元一樣要防急挫引發危機。(三)商品泡沫。近年國際需求增長轉快,再加上國際關係緊張等非經濟因素,造成炒作風潮令價格飆升,現亦出現調整,但在金融風險日升之時,黃金會否發揮避難所作用則留待觀察。

  社評認為,此外,全球還面對兩項日趨尖銳的矛盾:(一)地緣政治鬥爭激化。美國獨霸主義、極端主義及恐怖主義等形成惡性互動,令國際磨擦日深,在伊朗核問題上尤為嚴重。(二)全球化進展與西方政經體制的不能適應,令各主要發達國均陷入政治困境。如英國首相、美國總統民望日低,跛腳鴨政府更難處理各類政經困擾,令情況更易惡化。

  總之,在如此環境下,投資者自當加倍審慎,以免誤墜陷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