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化 中國該怎麽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1 07:50:12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今年11月,“埃維昂組織第二届中國會議”將在上海舉行。作爲該組織的創始人,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讓·皮埃爾·萊曼日前來到中國,爲該會議“預熱”。 國際金融報就近期國際貿易等熱點話題對萊曼教授進行了專訪。

  中國是多邊貿易的新引擎

  問:近年來,多邊貿易體系有哪些變化?

  萊曼:過去15年,國際貿易有很大增長。原因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如印度、中國等的加入,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

  無論是接觸國際貿易的人口,還是WTO成員國數量都在增加。目前還有30多個國家申請加入WTO。爲什麽會這樣?一是這些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使得他們對國際貿易的需求增加;二是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給貿易,特別是全球供應鏈帶來了革命。據聯合國統計,上世紀90年代全世界跨國公司祗有8000多個,現在有7萬多個。企業有創業精神,願意進入到多邊貿易體系中發展自己。

  中國在21世紀多邊貿易體系中,是個新的引擎,是發動機。多邊貿易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長。

  WTO框架面臨癱瘓風險

  問:去年以來,多邊貿易體系遭受極大沖擊,包括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紡織品等重新設限。您覺得未來WTO框架將出現哪些新問題?

  萊曼:未來的WTO框架,有可能陷入癱瘓。我有這個擔憂。一是與中國有關。中國入世是好事,但也是沖擊。就像開了一扇門,一頭大象走了進來。面對這種沖擊,WTO需要適應。

  單純從經濟、財富、福利的角度說,新參與者加入WTO是積極的,他們帶來了機會,促進了需求和供應。但同時,他們也帶來了不安定,如紡織和服裝行業。中國在紡織行業,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其他國家必然受到沖擊,就紛紛採取保護措施。特別是政治實力强,而經濟實力弱的公司,更需要尋求保護。

  技術、貿易的高速發展,與機制和思維的發展有很大差距,這一差距叫“管理差距”或“智力差距”。如果差距不縮小,就要遇到問題。

  他們爲什麽抵制中國

  問 :您怎麽看待歐盟和美國方面對中國在貿易方面的抵制?

  萊曼:歐美一些國家採取保護主義,在紡織品、服裝、汽車零配件等方面設限。這說明一些公司未能適應變化,他們祗好去尋求政治保護。

  這不僅是中國和歐盟之間的對抗,其實歐盟內部也有。比如芬蘭等北歐國家,較早進行了外保等改革,改革後更關心零售渠道。但南歐如法國、意大利、葡萄牙等,包括東歐的波蘭等國,則認爲如果不抵制中國,他們受到的沖擊就會很大,會失去很多就業機會。類似的情况在歐洲和美國很常見。

  另外,有一點是明確的,對中國紡織品等商品設限,幷不因爲是中國,他們才這麽做的。而剛好是中國在這個時候入世,幷做得很成功。比如20世紀80年代,日本也受到過這種抵制;60年代,美國也受到歐洲的抵制。祗要有新的參與者進來幷帶來沖擊,就會受到抵制。

  對話是中國應對之道

  問 :您覺得中國該怎麽樣去應對?

  萊曼:在此,我祗作謹慎的建議:首先,要有良好的溝通、對話,用開放政策進行溝通。不僅是與政府溝通,也要更多地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

  其實,對中國進行抵制的一個原因是恐慌,幷不是這個問題真的來了。最早在中國和歐盟之間打貿易戰時,歐盟的媒體就報道說,如果不進行抵制,歐洲會有很多工廠要倒閉,很多工人要失業。其實,在任何經濟轉型中,必然有得有失,不存在有得無失的方案。更好地宣傳,應該是贏家比輸家多。

  說很多人會失業,但實際上幷未失業,祗是工作的替換,去做別的行當了。隨著中國的出現,歐盟在紡織品生産方面沒有優勢了,他們轉而去做分銷、設計等工作,從而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還有一點,貿易交換的雙方,是需要拿著商品和錢進行溝通的,沒有這些不能進行交流。比如說,法國有很多化妝品,如果中國賣更多的服裝,就會買更多的法國化妝品。貿易是讓雙方都掙到錢,而不是讓一方受窮。

  其次,中國雖然是新的成員國,還是應該捍衛WTO的利益。中國雖然是個新的參與者,但應表現出是個大師級的國家、是國際貿易老手。

  人民幣匯改應自主

  問:在人民幣昇值的壓力下,中國的高貿易順差可以維持多久?

  萊曼:我不作經濟預測。經濟預測,比天氣預報員還糟糕。人民幣昇值還是貶值,取决於很多因素,不僅僅是貿易順差,還有金融體系等。假設說明天匯率完全自由,很難說是昇值還是貶值。如果從金融體系看,人民幣將會貶值;如果看貿易,人民幣則會昇值。預測是很難的,要看市場變化。

  從可持續發展來說,中國下一代人需要的幷不是貿易。貿易不是持續發展的根源,創新才是。中國經濟發展關鍵是有創新的作法,生産出更多有附加值的産品。所以中國要做的是,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不僅僅是處於壓力才這麽做。

  創新的根本是提供環境

  問:創新型國家需要更多的創業者,您給中國創業者有些什麽建議?

  萊曼:中國需要有創業的環境,使得人們能够創業。美國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政策、社會價值觀都有利於創業。創業要承擔風險,一方面要有人願意承擔風險,另一方面也要有人鼓勵其承擔風險。這也是美國與歐洲的區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