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韓政治版圖出現大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4 16:33:32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韓國四年一度的地方選舉結果一日揭曉,執政的開放國民黨遭到“選舉史上最慘重的失敗”,在十六個大城市和道行政長官選舉中僅得一人當選,在二百三十多個基層政府領導人選舉中獲勝者也寥寥無幾。最大的在野黨大國家黨則大獲全勝,總共贏得十二個大城市和道行政長官的職位以及七成的基層政府領導人位置。

  《澳門日報》今天發表題為“韓政治版圖出現大變化”的社論指出,,開放國民黨和大國家黨在地方選舉中的一敗一勝,凸顯出韓國政治版圖的重大變化。 

  社論認為,開放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慘敗有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所謂的“失政”。地方選舉雖是一項政治活動,但也是經濟形勢的風向標。總統盧武鉉執政三年多來,開放國民黨輔助政府發展經濟業績乏善可陳。 

  社論說,韓國政府推出的房地產政策是左右地方選舉結果的直接原因。去年以來,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以遏制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重稅等過於嚴厲的房地產政策,造成有房者和無房者都難以承受與房產買賣相關的稅費負擔。 

  出於對政府房地產政策的不滿,選民們在選舉中紛紛將票投給了大國家黨。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最集中的首爾市、京畿道和仁川市,大國家黨贏得六十三個席位,開放國民黨則面對無一人當選的難堪結果。 

  社論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盧武鉉確實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但大多數人認為,盧武鉉領導的政府不會有甚麼特別好的主意。不過,政治局面可能會要求盧武鉉作出政治抉擇。 

  社論又說,最關鍵的是將如何應對“執政圈合倂”問題。至於合倂對象是此次選舉贏得兩個主要選區的民主黨,還是包括前總理高建在內的“泛執政圈聯盟”,目前還是未知數。但無論如何,執政的開放國民黨都很難獨力主持大局。這是因為僅靠執政黨,將無法再次掌權。 

  至於大國家黨方面,自從朴槿惠在二○○四年三月接掌黨魁,該黨已連續三次贏得大型全國性選舉,包括去年十月的國會補選。朴槿惠上月宣佈將在六月十六日卸任黨魁,以準備參加預定明年七月登場的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 

  朴槿惠在獲得壓倒性勝利後表示,決不能就此滿足和放鬆。她說,透過此次選舉,證實了民心所向,而且切身感受到國民對大國家黨的期望有多大。國民又給了大國家黨一次機會,大國家黨應團結起來,應像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樣,看待在選舉中向國民做出的承諾,並集中黨的全部力量去兌現承諾,不能辜負國民的期望。 

  朴槿惠五月廿一日被人以美工刀割傷臉部,她處理此事的堅毅卻溫和的表現,使民意支持率不斷升高。民調顯示,朴槿惠與甫卸任的首爾市長李明博在競逐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上勢均力敵,這次選舉大勝則讓她如虎添翼。 

  為了對抗朴槿惠,開放國民黨也不無可能推舉女性角逐總統,可能的人選包括現任總理韓明淑,以及參加首爾市長選舉的前法務部長官康錦實。 

  社論表示,在這次地方選舉,大國家黨獲利於盧武鉉總統聲望不振和開放國民黨執政無方,但總統大選的情況有所不同,例如,開放國民黨的支持者包括大批年輕、左傾選民,這些人通常不參與地方選舉投票,但總統大選時會更踴躍投票。 

  社論說,在二○○二年韓國總統大選時,大國家黨以五成二比二成九的民調支持度差距,遙遙領先當時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但結果卻輸給新千年民主黨的盧武鉉。目前大國家黨民調支持度保持在三成至四成之間,領先開放國民黨的二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