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深意、新意、和意詮釋中國新佈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3 06:51:02  


當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昇格爲國家戰略後,人們對於國家這一戰略佈局的深意也豁然開朗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3月,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被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佈局。6月6日,國務院通過中國政府網全文發佈《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從地方戰略上昇到國家戰略,從戰略提出到戰略實施,被認爲中國經濟第三隻引擎的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終於在海內外長時期的關注中“鳴槍”起跑。
 
  經濟參考報文章稱, 專家用“深意、新意、和意”六個字,解讀這一戰略佈局。文章認爲,這樣的解讀不僅僅是熱鬧,也正說明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中國新階段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 

  深意:中國經濟第三隻引擎 

  “當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昇格爲國家戰略後,人們對於國家這一戰略佈局的深意也豁然開朗。”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說。
 
  經濟界人士稱,中國推進改革開放走的是一條“在沿海選擇‘戰略極點’牽引”的路徑。20世紀80年代中國選擇開發深圳、90年代選擇開發浦東,掀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兩波高潮。 

  “現在輪到天津濱海新區了。” 皮黔生說,深圳、浦東、天津濱海新區正好分處於中國東部沿海版圖的“南、中、北”三端,這“三駕馬車”運行的方向、速度,正暗合或象徵著中國經濟發展高潮由南向北推進的整體進程。 

  最新公佈的中國統計年鑒表明,珠三角、長三角已躍昇爲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兩極”,而環渤海城市群發展仍較緩慢。中國目前經濟發展呈“南快北慢”態勢。“先進的城市,落後的地區”,去年一度公開披露的環京津貧困帶調查,讓人們見識了在這兩大繁華都市周圍的貧困現狀。 

  “在這種背景下,國家選擇開發天津濱海新區,希望天津濱海新區來帶動環渤海乃至我國北方經濟的發展。”皮黔生認爲,天津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臨海地區,地處環渤海灣的中心,是華北、西北地區通向世界各地最短最好的出海口,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無疑是最合適的新引擎。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梅松博士則表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北方地區沒有中央重大的政策傾斜的情况下,此舉表明中央對地區發展更注重均衡。 

  新意:在發展模式和綜合改革上提供經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月8日宣佈,空中客車A320飛機中國總裝廠落戶天津。空中客車公司的A320系列是當今全球航空市場150座級單通道飛機的主力機型之一,在華合資建設的A320系列飛機總裝綫將完全按照空客公司在歐洲生産綫的標準和工藝,生産的飛機具有相同的質量和價格競爭力。
 
  在中國20多年承接國際低端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的背景下,空中客車落戶無疑是一個“符號性”事件,折射著中國製造業開始轉軌邁入向高端發展新階段。 

  根據國家對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這裡將是中國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 

  “這與當年深圳和浦東開發的起步不同,”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宋聯新說,“濱海新區開發是在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啓動的,其發展模式不能再純粹以追求GDP爲目標,必須遵守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協調發展道路。” 

  宋聯新說,“與當年深圳和浦東起步時的另一個不同是,天津濱海新區一開始就被確定爲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爲全國新階段改革開放提供示範性經驗。深圳和浦東的最初開發動力則重點來源于政策或財政傾斜。” 

  《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最近對外公佈。《意見》中隨處可見的“新”字,且都在管理、金融、土地、財稅等多方面改革舉措中閃現,爲綜合改革試驗區渲染出一片新意。 

  “這與中國改革所處階段吻合。”北大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謝慶奎說,從全國形勢來看,靠體制內的優惠政策來推動社會前進已後繼乏力,目前改革進入體制改革和創新“深水區”。國家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就是爲了在“深水區”給全國的改革探路。 
 
  此外,爲把天津建設成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中國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已批准在天津港東疆港區設立保稅港區,重點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採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這也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的保稅港區。 

  和意:區域合作躍上行政主動推動層面 

  2005年12月6日,河北省省長季允石向天津市長戴相龍表示,“河北省將把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作爲加强兩省市經濟技術合作,促進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第二天,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做出了幾乎相同地表述:“北京要抓住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機遇,與天津進一步密切聯繫,不斷加强軟、硬環境建設,建立定期的信息溝通機制,共同推進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發展。” 

  “這種外部‘和意’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最迫切需要的。”天津市委財經辦研究員馬獻林認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最大障礙就是條塊分割,如果條塊分割解决不了,未來濱海新區的輻射力和帶動力的平台作用就不可能有效發揮出來。 

  長期以來,受政績考核影響,地方高層大多追求行政區經濟“自閉式”的發展,成爲區域經濟發展的突出制約因素。皮黔生說,如今,地方高層的發展眼光已發生變化,開始從區域視角謀劃發展。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將躍上區域內行政主動推動的層面。 

  “濱海新區要承擔更大重任,也需要加快破解內部的‘不和諧’問題。”皮黔生說。 

  根據濱海新區“十一五”發展目標,初步測算,未來五年,需要建設的項目累計投資在5000億元。保持這樣大的投資力度,顯然必須通過多種途徑籌措資金。因此,加大民營資本的進入是一個重要手段。目前,濱海新區民營經濟發展慢,比重太小,佔經濟總量的比例祗有10%,需要加快民營經濟發展。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剛認爲,濱海新區自主創新能力亟須增强。目前濱海新區七大高新技術産業群已初具規模,但國外的技術、品牌佔有絕對優勢,大多數爲人們所熟知的産品都是通過招商引資和技術引進的方式來生産的。必須在培育具有本土品牌和自主知識産權方面有一個大的進步和突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