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高考應儘量保障每個人的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4 10:48:53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昨天上午,福建省建甌市4653名考生參加了“遲到”的高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延期高考。相信每個人都會為這樣的結果感到欣慰。人們無法忘記,就在一個星期前,在高考開始時,許多建甌考生勇敢地坐上衝鋒舟,與洪水抗爭,沖向考場,然而面對巨大的自然力量,決策者還是在高考當日果斷地取消考試。

  高考事大。建甌實行延期高考的申請上報獲批,國務院有關領導也作出批示,要求做好延期高考的準備工作。此後,教育部指令安徽緊急印製高考B卷,又動用了大量人力將試卷護運至建甌。並且,考點及周邊消毒、道路水電搶修、校舍安全排查、考場清理也同時緊張進行,針對一些村鎮道路一時難以修通,建甌市派車將受影響考生接到市區招待所集中居住並參加考試,所有這一切,保證了13日的考試準時進行———建甌沒有一個考生因災而缺考。

  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建甌延期高考事件再一次昭示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雖然相對於今年近千萬高考考生來說,4653人只是一個零頭,但為了保證這些考生的高考權利,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不惜人力、物力,調動了充足的資源,制定了周密的應對措施,教育、公安、衛生、交通、水電、建設等多部門鼎力協作,考生們終於準時回到了考場上。
  
  社論指出,建甌延期高考事件也體現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的公平並不簡單是最大程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公平,而是要在滿足最大多數人公平同時,也不放棄挽救和保障少數人的公平。權利無大小之分,一萬個人的權利需要高度重視,十個人乃至一個人的權利也不能忽視。我們在談高考公平時常常會關注分數線平等這樣的大命題,其實高考公平最基本的是競爭機會的平等,即除非法律上的特別規定,考生參加高考的權利應得到保障,每個遇到不可抗力無法參考的學生都有從國家獲得及時救濟的權利。惟有機會平等,讓每一個考生能跨入考場,我們才有實現其他高考平等的前提。
  
  可以看到,放眼全國,現實中還有不少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順利參加考試,個中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人為的。客觀原因如突然生病、突遇災害或緊急事件等,近年來的高考中,不乏因生病而放棄考試的例子,雖然有的考生強忍病痛折磨堅持考試,甚至有考生躺在擔架上進了考場,但如此狀態下考生能否正常發揮令人擔憂。而人為原因,主要體現在考試的組織上,如2002年高考,新疆阜康市680名高考考生參加英語考試,而聽力試題卻沒有按程式播放。此外,由於考點錯發試卷、監考老師不遵守規定等導致考生失誤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發生原因雖有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即考生個人根本無法抗拒,無力改變。
  
  人終究是渺小的,疾病的突襲、自然或社會的突發災難,對於一個人的打擊已經非常沉重了。一個人默默吞下災難的苦果,如果同時,社會再因此讓他失去人生最關鍵的機會,那無疑更雪上加霜。固然,今年不能參加高考還有明年,但這畢竟要等365天,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365天呢?
  
  社論總結說,所以,為四千余考生延期高考值得稱道,但同時,似乎也有必要將這一做法延伸開去,進一步完善高考的應急機制,讓更多因無法抗拒原因而不能順利考試的考生都能得到延期考試的機會。國家應竭盡所能,保障每個考生都能參與高考的競爭,高考人性化、高考公平的精義也正在於此。而建甌的這次“實戰演練”,說明在現有條件下,我們能夠做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