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我們還在牛市中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9 07:14:46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最近一段時間,中國A股市場從1700點附近以急跌形式回到最低1512點,跌幅超過10%,一度令很多投資者沮喪不已。四川金融投資報發表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謝百三文章稱, 現在人們最關心:中國股市還處在牛市中嗎?引起本輪股市大牛的原因還在嗎?

  人民幣昇值是本輪牛市的第一因素

  由於美國通脹及再次加息的可能,美元在本週中出現過反彈,人民幣匯率也在破8之後出現反彈;但週三週四晚黃金、有色金屬及海外股市又大漲起來。從長遠看,人們决不會因爲美元的少許加息而拋掉人民幣去搶美元;從購買力平價看,人民幣長期的、漸進的昇值過程是不會改變的。因此人們寧可要低利率的人民幣也不會要少許昇息的美元。

  文章認爲,人民幣昇值必然引發人民幣資産(房産、股票等)上漲。當房市受到嚴厲調控後,股市的後續資金按理應是充裕的。這一點不會改變。

  股權分置改革加快進行,已完成1000多家

  文章表示,這是本輪大牛市的另一個原因。人們爲了分享30%的對價,紛紛進入股市,現股改完成的已過1000家,ST自儀對價提高及連續漲停等,說明此種效應還會在剩下的370家中起作用。但多數已付完對價,與此同時,G三一、G紫江等5%非流通股的流通日益臨近了;有人認爲,爲了流通賣個好價,上市公司會想辦法把業績做上去,這種可能是有的,但總體上看是供給增加,即這個因素中的利多有所减弱。

  證監會興利除弊做了大量工作

  如强令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迅速退還、查處違法者……在夯實股市基礎上,確實表現出很强的工作能力,功不可沒,提高了投資者信心。
  文章說,現在應全力以赴完成股改;股指期貨從長遠看是利多,但短期看是有助於空方的。

  長久不發新股變爲新股開閘

  長久不發新股是引發股市大漲的極重要原因。但現在,新股開閘了,從小盤的中工國際到中國銀行巨輪。對於專打新股的年收益率,有不同的預測,從6-15%都有。這使得收益率3.5%的國債失去吸引力,一些大資金會分出很多去打新股,這對二級市場是有影響的。

  尤其是本次"三步幷作一步走"的做法,顯然是爲了平抑股市狂漲的一種失信行爲,使投資者感到了系統性風險之大。

  文章分析,事實上,發新股是不可避免的,美國紐交所一年也要發200-300家,但它們的退市機制很嚴厲,一年也可退200-300家;這就使得股市總體上是供需平衡的。中國退市極少,因此每次擴容,都會使股市大跌、趨冷一段。而且新股一上來就全流通,老股57%還關著,很不公平。不過,最近大跌後,管理層似乎稍稍放慢了發新股的節奏,比如到下週五中國銀行才會推出,前面空了好幾天,這和1997年7月每週五個新股的情况還是略有區別的。

  財富效應能否持續

  從去年5月至今,股市漲了70%,有很强的財富效應。居民存款約分流進來1500-2000億;但這次從1690點下跌,給人們深刻地上了一課。"財富效應"成爲"風險教育",這也使得人們祗敢减少倉位操作甚至完全出場觀望。不過這兩天的反彈又使人們的傷口得到了一定的撫慰。

  政府支持與否

  文章强調,中國政府從"國九條"開始一直在堅定不移的支持資本市場,尤其是股改以來,這一支持力度加大了。實事求是的說,本届證監會能力是很强的。本輪下跌實際上是在"不要漲的太快了"的示意下發生的。因此,如果跌得太低,政府與管理層又會重新促進它向上的。因爲從根本上看,做大做强資本市場是政府堅定不移的方針。

  綜合上述各因素,股市在1520點一帶尋找階段性底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即大部分利多因素依然存在,但發新股、增發、5%非流通股逐漸可流通等則構成一定的降溫因素;大盤的走勢取决於管理層,其新股發行的速度是調節器。不管基本面如何,管理層都不應該濫發新股和允許無節制的增發,應該牢記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是天然具有投資饑渴症這個頑疾的。

  總的感覺,我們仍在牛市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