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導彈成契機 韓美日三國現分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0 11:42:50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朝鮮近日是否發射“大浦洞二號”或“大浦洞二號”改良型導彈成為了國際焦點,韓國、美國和日本三國更密切關注其動向,在此事中,三國之間出現了微妙的立場差距。 

  據韓國《東亞日報》去年2月,朝鮮通過外務省聲明宣佈擁有核的時候,三個國家曾一致表示“不容朝核”,表現出堅不可摧的互助體制,而如今,情況卻完全不同。 

  美日當局表示:“導彈發射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並提出在發射導彈的時候採取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實施對北經濟制裁措施等強硬應對策略。 

  部分外國通訊社甚至報道了如果朝鮮發射導彈,美日當局將立即採取截擊手段的軍事方案。 

  而韓國政府則“繼續觀望”,保持一貫的慎重作風。因爲韓國政府認爲,在目前這種狀況下,無法斷言朝鮮目前正在準備的是使人造衛星到達地球軌道的宇宙發射器(SLV•Space Launch Vehicle)的實體,還是導彈的實體,更不能準確判斷準備情況和預訂發射地點等。韓國政府內部甚至對部分外國通訊社就導彈相關的報道表示不滿說:“這是不謹慎的推測性報道。” 
  
  據悉,韓國政府的立場是,從表面上看,朝鮮的動向是正在準備發射SLV或導彈,但目前還不能妄下定論說“是否準備發射”。 

  據悉,就“已經在導彈推進器內填注燃料,即將進行發射”的國內外觀測,韓國政府也判斷說:“燃料隨時都有可能再抽出來。” 

  在應對策略方面,韓國和美日之間的差距也非常明顯。 

  美日將重點放在“自衛措施”等軍事、安保方面,而韓國政府則在“深深瞭解朝鮮發射導彈將得不償失”的前提下,正在摸索政治外交性解決方法。 

  爲何出現立場分歧?專家最關注的是核和導彈的本質性差異。 因爲,從核的存在方面看,三個國家雖然地處不同的位置,但核的存在卻對共同的國家利益有著深遠影響,從這一點來看,三國有可能會共同應對,但從導彈方面看,根據有效射程和潛在目標不同,對三個國家産生的波及效果也不同。 

  在1998年發射的大浦洞一號導彈的有效射程內的日本當時陷入了極度恐慌狀態,對此次事件也表現出高度不安。 

  對於可能到達美國領土的導彈的發射徵兆,美國從剛開始就表示:“絕不容許”。 

  而韓國政府則認爲朝鮮不會把目標指向接壤的韓國,因此表現出比美國和日本相對輕鬆的姿態。 

  就發射後的應對策略,韓國政府的一位負責人說:“通過對北經濟制裁,美國和日本不會失去什麽,但韓國失去的東西會很多。不僅是開城工業園區等三大南北經濟合作事業可能會出現差池,如果因動蕩不安的環境導致外國人撤回投資,將會使國家利益蒙受巨大損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