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息潮:將加速新一輪經濟衰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4 06:54:14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 近日舉行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例會上,美聯儲毫無懸念地决定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點到5.25%的水平,而這是美聯儲的連續第17次加息。市場各方普遍認爲這次的25點的溫和加息依然無法控制通貨膨脹,美國市場利率有可能進一步上調,最終到達5.75%~6%的水平。歐洲方面,歐洲中央銀行將基准利率上調25點到2.75%,韓國、丹麥、南非等國近期也都將基准利率調高了25點,日本央行有可能在7月份進行6年來的首次加息,以此爲標誌,全球貨幣政策可能從寬鬆轉向緊縮,以應對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尤其是原油、鐵礦石等基礎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而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壓力。廣州日報發表文章評論道,這一輪的全球加息潮也許正在加速新一輪經濟衰退的到來。

  今年以來,由銅、石油、黃金等領銜,全球範圍內掀起一股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狂潮。路透社CRB指數是應用最爲廣泛的衡量全球商品價格變動的指標,截至6月中旬,CRB指數依然在370點高位附近持續運行,創出CRB指數1980年以後的歷史新高。目前,石油價格依然穩定于70美元/桶以上,黃金價格儘管下跌到600美元/盎司,但仍然比一年前高出20%以上。

  文章認爲,大宗商品價格長期高位運行,通過一系列産業鏈條的傳遞,必然會帶動其他相關商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也在所難免。更可怕的是,這種影響不僅僅針對美國或歐洲的某一個國家,其影響將是全球性的。此次因基礎商品價格暴漲而給經濟帶來的負面損害,與上世紀70年代因石油危機而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有相同之處。

  上世紀70年代的全球經濟衰退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美元不願意承擔中心貨幣的職能;二是石油危機。與那時相比,2006年價格暴漲的不僅是石油,還包括銅、鋁、鋅、鉛、錫等工業金屬,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榖物、畜産品等基礎資源性産品,全球通貨膨脹壓力極其之大。此外,全球經濟增長疲態已經初步顯現,缺乏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量;結構性的經濟失衡難題無法破解,巨額貿易赤字及政府收支赤字、産業結構調整尚未結束等等,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全球經濟的走弱。持續了3年之久的美國房地産泡沫在今年更早的時候也基本破滅。現在的問題是:泡沫破滅之後,經濟能實現軟著陸嗎?受高油價影響,美國經濟已經初顯疲態;歐洲區儘管工業生産有望持續好轉,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在上昇,但包括股票和房地産在內的資産市場的估值均已較大幅度地偏離了均衡水平,其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將會逐漸顯現。

  文章表示,一個經驗性的現象是,但凡一輪新的經濟衰退到來,都是以股票市場暴跌爲開場。當然,這個邏輯反過來幷不一定成立:股票市場暴跌未必意味著經濟衰退。令人擔憂的是,5月中旬以來,一場市場下跌潮悄然席捲全球,從美國到歐洲、從日本到印度,幾乎無一幸免。

  美聯儲此次昇息在事實上加强了市場對進一步昇息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將是毀滅性的。全球股票市場下跌將是一個信號,在未來的1年~2年內,或許新一輪經濟週期即將開始,經濟衰退終將到來。唯一值得我們欣喜的是,如今的全球經濟,其抵抗通貨膨脹風險的能力已經遠較上世紀70年代要强。30年前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如果再發生一次,其損害會小得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