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康挺港銀行 第二批QDII快公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4 10:39:37  


劉明康(左)說,獲QDII資格的銀行,首階段所投資的產品,只會以債券及相關衍生產品為主。右為香港銀行公會主席王冬勝。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中國銀監會上周五公布,首批獲准開辦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即獲准買賣境外證券的內地基金)業務的6家銀行名單。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第二批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將會很快公布,而香港銀行既有國際經驗,又熟悉內地的運作,相信可以在內地金融改革之中搶佔先機。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劉明康昨日應邀在香港銀行公會的午餐會發表演說,他指出,內地將會逐步放寬QDII的經營範圍,“第二輪的(QDII)銀行名單將會很快公布,只要我們準備好,一定會有很多(合資格的銀行)。” 
  
  事實上,工行、中行、建行及交行為內地五大商業銀行之四,成為首批獲發QDII資格的銀行,屬意料中事,反而香港的滙豐銀行及東亞銀行兩間銀行,同在首批名單之內,教不少市場人士感到驚奇。 
  
  劉明康表示,香港銀行在發展QDII業務方面的優勢,在於香港連結全球市場,加上香港銀行在內地發展已有一段長時間,明白中國市場的需要,有利他們發展內地業務,以及設計更好的產品。 
 
  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14間香港的銀行在內地經營,佔外資銀行的總數達兩成。他又指出,以資產計算,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銀行在內地註冊資產達263.27億美元(約2,053億港元),年增長率達30.3%,亦較外資銀行的平均增長率高出5.4個百分點;佔外資銀行在內地的資產總額高達30%,較2003年進一步上升2個百分點,亦顯示香港銀行正致力發展內地市場。 

  市場一直注視中國銀監會在審批QDII資格上的取態。劉明康指出,只要是符合法規,銀監在審批QDII的資格上,是“對國內及外資銀行均一視同仁”。 
  
  而對銀行而言,無論總部設在那裏,QDII業務均為銀行提供了擴展非利息收入業務的機會,有助吸納新客戶,並將收入多元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各方面的基礎建設建全,便應好好掌握這個機會。 
 
內地7月21日滙改後措施 
 
 9/8/05:央行擴大人民幣對外幣遠期業務銀行主體,並開辦掉期業務 
 10/8/05:央行擴大銀行間外滙交易主體,允許開展遠期外滙交易 
 23/9/05:央行擴大即期滙市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浮動幅度至上下3% 
 1/11/05:央行擴大香港居民人民幣業務,並提高個人現鈔兌換上限 
 24/11/05:外管局推出外滙做市商制度(即莊家制),2006年起推出詢價交易,且交易時間延長 
 3/1/06:中國銀行間外滙市場1月4日起引入做市商制度(即莊家制) 
 14/4/06:央行允許銀行等境外理財投資,放寬經常項目外滙管理 
 18/4/06:央行允許境內機構和居民委託境內銀行進行境外金融投資 
 8/6/06:外管局7月起取消境內投資者對外投資購滙額度限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