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産業:“芝麻開門”與“潘多拉魔盒”的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4 07:16:38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對外合作,互利共贏。積極參與世界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與合作,在開放的格局中維護我國能源安全。”這是7月7日中宣部等六部委在京聯合舉辦形勢報告會時,國家發改委主任兼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凱對於中國當前能源形勢的表態。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文章評論道,然而,擴大對外開放,是否就能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

  海外找油:“芝麻開門”

  “中國煤炭資源豐富,完全能够保證國內需求,但油氣資源相對不足,因此中國能源安全問題主要指進口油氣供應安全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史丹稱。

  史丹說,1993年以後,中國的石油産量處於“非常穩步的、緩慢的增長”,但就在這一年却突然發現“油不够用了”,這種增長速度跟不上石油消費速度的情况一直延續到現在。

  據統計,截止到2005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已經大於3.3億噸,而當年産量是1.8億噸,原油進口量爲1.2682億噸,成品油爲3134.3萬噸,對外依存度達到44%。有專家預測,“油氣對外依存度仍會向上增長,幷保持在60%左右。”

  史丹表示,如果不能很好地參與國際合作,中國能源安全問題就不會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實現能源供需平衡必須要依靠進口。

  而中國的海外找油工作則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爲“芝麻開門後的找寶行動”。

  對於中國能源的走出去政策,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宏認爲:“通過海外找油的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彌補我們自身油源的匱乏和不足。”

  大慶油田發現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所謂的“貧油國”,但由於中國當時的經濟是封閉經濟,國際貿易規模非常小。石油短缺的直接結果就是汽車背上“煤氣包”,國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1990年代中期,中國再次遇到石油供給不足問題,石油缺口已佔石油消費量的30%,“但由於這一缺口可以通過國際貿易得到解决,中國經濟發展幷未因石油自給不足而受到明顯影響,國民經濟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史丹舉例說。

  外資進入是“潘多拉魔盒”?

  石油天然氣行業大體分爲三個環節,一是上游勘探開發,二是煉油化工板塊,三是銷售環節。

  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開採業等上游産業是祗允許外資以合作方式進入的行業。截止到2001年,中石油陸上石油對外合作累計簽訂合同50個,累計探明原油儲量3744萬噸,控制原油儲量1167萬噸,累計生産原油928.85萬噸。中石化2001年共執行7個石油合作項目,完成投資8832萬美元,其中外方投資602.6萬美元,“國家對於資源的控制是比較嚴的”,一位業內人士說。

  對於外資沒有市場進入形式限制的石油天然氣等下游産業,“外商投資企業的數量大大高於石油和天然氣採掘業”,史丹告白。例如,中德合資的60萬噸/年乙烯一體化項目;BP與中國石油合資的上海賽科90萬噸/年乙烯工程;殼牌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中海油)等合資建設的廣東惠州80萬噸/年乙烯項目和海南大型化肥項目;美國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與中國石化合資的福建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等等。

  史丹評價說:“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跨國石油石化公司加快了步伐,而在煉油以及基礎石化原料領域,一批大型中外合資項目陸續啓動建設;在精細化工以及特種合成材料領域,外商獨資在中國建設石化裝置的傾向越來越明顯。”

  “我們的下游環節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與外資企業合作能很好地改進我們下游的技術工藝,增加更大的經濟效益。”中石化一位技術負責人表明自己的態度。

  讓一些專家擔憂的是,“開放的速度還是有點快,這麽多外資企業都在紛紛進入石油化工行業,這樣會對中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不利局面。”

  國內石油企業與外商在成品油零售方面的合資合作也開始起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與殼牌公司在江蘇省部分地區、與BP公司在浙江省部分地區的成品油零售合資項目、與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廣東省部分地區的成品油零售合資合作,均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內對外最起碼要一視同仁吧,你不能祗壓著民營企業,設那麽多規定限制民營企業發展,而讓外資企業大肆進入國家的經濟命脉領域。”有業內專家對這種開放的局面表示不滿。

  擴大對外開放不等於保證能源安全

  國內能源行業基本上是壟斷局面,而隨著中國能源工業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原本很强大的國內大型石油公司在外國巨頭面前也顯得很弱小,“這更凸現能源領域國有企業競爭力不强的現實”,史丹認爲,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國內市場開放,而外商投資企業在壟斷行業發展較快這一事實說明,中國壟斷行業中的國有企業的市場壟斷能力幷不高於其他行業。處於壟斷行業的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的經濟效益有一部分是來自于市場壟斷,但是這種壟斷的形成幷不是外資特有的資源和經營能力所形成的,而是進入行業原來就有的。同時,行業的壟斷也不是國有企業以其特有的經營能力和技術創新形成的,更多是行政壟斷的結果。

  “擴大對外開放不等於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史丹還表示,面對越來越高的對外依存度,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也存在著石油缺口問題,石油資源的國際競爭愈演愈烈,石油進口已不是簡單的貿易問題。石油問題已成爲世界政治、經濟、外交的焦點,因此,擴大對外開放不等於保證能源安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