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人民幣應繼續升值,改變經濟失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4 09:37:27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的說,應讓人民幣每年升值3-4%。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中國6月份貿易順差為145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外界又關注央行是否會推進人民幣升值進程。多位中國經濟學者均認為,人民幣應當繼續穩步升值,這是改變經濟失衡的一個有效方法。而外電引述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的話說,應讓人民幣每年升值3-4%。 

  據文匯報引述外電報道,在北京出席“全球國際收支失衡:亞洲和歐洲的觀點”國際研討會的樊綱表示,中國應當讓人民幣升值,承擔起緩解失衡的責任,但升值幅度不應太大。他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可能每年被低估了約1%。“為了緩解全球收支失衡,中國應讓人民幣每年升值3-4%。”

  但樊綱強調,人民幣匯率應在有控制的範圍內浮動,而不應完全自由浮動。“中國有大量無業農民和數億低收入群體,在其他國家沒有動作的情況下,希望中國單方面調整匯率是不公平的。”

  余永定:要顧及出口企業 

  一同出席研討會的央行顧問、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表示,他贊成中國在匯率措施方面採取更多行動,但單純依賴人民幣匯率調整的效果將較為有限。“目前內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將使得外匯政策調整更為緊迫。但政府之所以不會加快匯率調整,是要顧及到中國企業的利益,尤其是出口企業。”

  唐旭:調整應由市場確定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唐旭則表示,匯率調整應根據市場供求來確定。“匯率對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作用是有限的,貿易不平衡問題不是一個短期問題。同時,中國企業對匯率改革已經很適應了,他們會根據市場預測來確定生產與不生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