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幾破紀錄  國際油價昨超76美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4 16:30:22  


  中評社廣州7月14日電/受到伊朗核問題、以色列以及尼日利亞動盪局勢的影響,國際油價昨日幾度刷新了歷史紀錄。截至北京時間昨日23點,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最高到達76.59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升至76.23美元的歷史高位。 

  據上海證券報消息,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已經累積上揚近25%,並屢次刷新歷史紀錄。而推升油價的主要因素就是地緣政治危機以及原油需求不斷上漲這兩大原因。 

  目前伊朗與西方國家在伊朗核問題上又再次陷入僵局,加劇了投資者對原油供應將出現中斷的擔憂。昨日俄羅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六國外長在巴黎舉行的會議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而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昨日即刻警告說,在六國外長會議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後,伊朗可能會中斷同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的合作。他同時重申,伊朗決不放棄獲得核技術的權利,並將在8月22日前對六國方案做出答復。六國方案是歐盟代表索拉納在6月6日向伊朗遞交的關於伊朗暫停鈾濃縮活動的一攬子鼓勵性和懲罰性方案。 

  同時,尼日利亞的動盪局勢也是近期影響國際油價走勢的主要因素。今年來,尼日利亞原油生產設施屢遭武裝分子的襲擊,導致該國部分原油產出縮減了四分之一。本周該國兩處輸油管再次遭到襲擊,三個產油站被迫中斷。此外,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裝之間的衝突也令投資者感到擔憂。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全球原油需求量也將逐漸增加,這也成為推升油價的主要因素。國際能源機構昨日表示,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將比去年增加1.2%,達到日均8480萬桶,而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將達到8640萬桶,比今年增長1.8%。 

  “由於目前地緣政治危機並無緩和的跡象,而且全球原油需求不斷上揚,加上投機驅動,所以預計國際油價短期內還將繼續上揚,”滙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原油價格上揚將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同時還會導致物價上升較快,因此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和中國是原油消耗最大的兩個國家。屈宏斌表示,高油價將會導致美國通脹壓力上升,並導致其經濟增速放慢,並將加劇美國的貿易不平衡,成為推動美國貿易逆差上升的因素之一。不過。高油價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強勁增長影響不大,僅僅將對中國企業的利潤會造成擠壓,尤其是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將受到衝擊。 

  國際能源機構昨日稱,全球都應對持續高企的原油價格保持警惕。今後幾年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生產增長速度仍將低於它們對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因此增加對石油生產領域投資是解決原油價格高企的主要方法,同時各國也應該盡力做到節約能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