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擬探月後測火星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0 17:44:11  


2007年計劃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模擬圖 。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19日在北京說,未來5年間,中國將在環月探測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月球探測和以火星為主線的深空探測規劃。他同時強調,中國將積極參與空間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並為此提出四項具體建議。 

  香港《文匯報》報道,在第三十六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上,孫來燕並未透露火星探測計劃的內容,但路透社引述北京消息說中國已經開始進行初步準備工作。 

  此外,孫來燕並向大會提交了《中國“十一五”空間科學規劃綱要》,明確提出2006年至2010年中國空間科學的五大具體發展目標。據悉,這五大領域主要內容包括將自主研製發射天文衛星、圍繞“夸父”項目概念開展預先研究等諸多方面。 

  孫來燕說,中國將開展月球資源分佈規律及利用的研究,通過對地球與其他行星的比較研究,從不同角度認識地球空間環境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形成和演化規律,為保障人類在地球上持續生存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對策。 

  未來5年間,中國將通過自主研製發射天文衛星,在天文學觀測的某些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空間物理領域,將建立起符合實際的空間天氣預報模式,為建立保障航天、通訊和國家安全的空間天氣保障體系提供科學基礎。在微重力科學領域,將緊密結合國家科技戰略目標和載人航天的關鍵問題,促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術的發展以及引力理論、生命科學等的基礎研究,盡早發射第一顆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實驗衛星。 

  國際空間科學大會期間,來自美、俄、法、德、日、加、印度、烏克蘭、巴基斯坦等國航天機構以及歐洲空間局的相關負責人,舉行圓桌會議,共同探討“新探索時代建立國際科學合作的通道和框架”,孫來燕與會時提出以下四項建議。 

  孫來燕表示,根據未來發展規劃,中國將優先開展空間天文、空間物理、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月球探測和行星探測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國際合作。 

中國空間科學五大目標:
  
  -空間天文和太陽物理 
  -日地空間物理 
  -太陽系探測和研究 
  -微重力科學 
  -空間生命科學 

航天局拓國際合作四建議: 

  一、應堅持和平利用、相互尊重原則 
  
  二、充分發揮現有合作機制和框架作用 
    支持政府間或非政府間國際空間組織所開展的各項活動,支持聯合國系統內開展的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各項活動。 

  三、挖掘區域合作潛力、發揮區域合作機制作用 
    總部設在北京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將正式成立,該組織的建立無疑將為亞太地區國家開展空間科學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四、鼓勵和支持本國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社會團體,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合作內容可包括開展共同感興趣的課題研究、召開學術會議、組織專家互訪、人員培訓、聯合組建實驗室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