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加速是中國股市"難以承受之重"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1 07:18:04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19日,上證綜指以1645.16點收盤,較前一交易日大跌2.32%。而在不到一週前的7月13日,滬市剛剛經歷了一次“黑色星期四”的暴跌,上證指數一天之內下挫超過80點。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稱,這一切,都與同一些詞語密切相關:擴容、資金壓力、抽血……IPO(首次公開募股)加速,真的是股市不能承受之重嗎?

  心理壓力遠高於資金壓力

  在拉出3根小陽綫後,上證指數19日下跌近40點。但這個跌幅仍無法與上週四那條巨大的陰綫相提幷論———上證綜指暴跌近5%,半數A股跌幅超過7%,超過200祗非ST股票收于跌停位置。

  文章指出,除了後來被證明是謠言的“央行將於7月15日緊急加息”消息外,導致暴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IPO的驟然加速。從7月18日開始的4個交易日內,就有橫店東磁、保利地産、天源科技、威爾泰、大秦鐵路等5祗新股先後上網發行。

  統計顯示,5祗股票的發行總量超過180億元,與7月初上市的中國銀行200億元發行規模接近。其中,大秦鐵路公佈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這祗股票將發行不超過50億股,募集資金總額將達到150億元。

  而更令市場不安的是關於“中石油和中國工商銀行將在短期內登陸A股市場”的消息。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師陳李評價說,短期內新股發行進程和規模都超過了市場的預期。實際上,在IPO加速的背景下,許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對下半年走勢的樂觀判斷變得更爲謹慎,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作出了“股市需面臨更長時間的調整,1570點至1630點將是未來指數回調區間”的判斷。

  人們發現,“缺血年代”形成的“擴容恐懼症”,在資金充裕的今天幷沒能痊瘉。IPO加速給市場帶來的心理壓力,遠遠高於資金壓力。

  IPO加速,真的是“難以承受之重” 嗎

  IPO加速,特別是中行、工行等“超級航母”登陸,真的是股市“難以承受之重”嗎?

  文章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教授看來,祗要上市前股票市場的價格水平是合理的,股票市場整體而言具有足够的投資價值,股票的價格與內在價值接近,大型藍籌股的上市就不會對市場造成實質性的沖擊,反而會將場外更多的社會資金吸引過來。“經過短期的擾動之後,市場的供給、需求又會趨於一致,價格又會回復到均衡水平。供給、需求和價格的這種相互作用,是市場自我調節機能的奧秘所在,也是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理論的基礎,”胡汝銀說。

  “一批大的公司、尤其是在國民經濟中處於主導、壟斷地位的公司在本土上市,最能讓本土投資者分享到這些公司成長的成果,分享到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也最能提高整個股票市場的可投資性和投資吸引力,”胡汝銀說,在股市下跌週期中,這些公司又猶如“定海神針”,提昇著市場的抗風險、抗波動能力,幷成爲投資者的避風港。

  這位經濟學家表示,不能將短期股指的漲跌作爲判斷大盤藍籌股是否合適上市的基礎,而應將其上市所引起的短期股指漲跌作爲判斷市場是否成熟,以及應當如何進一步改革的基礎。

  文章表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IPO的加速,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在A股市場的不斷“登陸”,是A股市場必須承受的“重中之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