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中國製造”到“中國服務”的新價值提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2 07:16:23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7月15日,“第三届中國服務質量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届論壇主題是“創新服務,創造價值”。中國産經新聞發表文章說,從這次會議上可以透露出一個强烈的信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服務”的新價值提昇正擺在國人面前。

  文章稱,全球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56%上昇到63%,主要發達國家爲71%。全球産業結構正呈現出“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總趨勢。當前中國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是機遇與挑戰幷存,“十一五”期間將是中國服務業加速發展的重要時期。目前的實際情况是,在國際市場中,中國經濟的概念型符號是“中國製造”,而服務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軟肋。特別是在關於以上五大宣言中的涉及的問題更是影響著中國經濟的前行,水平低、區域不均衡、競爭力弱也成爲目前中國服務業的顯著特徵。
 
  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對服務業的需求與日俱增,服務業在現代社會中經濟地位的重要性以及與百姓生活相關性日趨强烈。從改革開放以來,服務業的開放程度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提供就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深入,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的産值和就業比重也是勢在必行的。

  同時,近年來,服務業也成爲直接對外投資的利潤,它的利潤率高的優勢,有人把它稱之爲一塊兒“新鮮的蛋糕”,同時也是拉動經濟平衡的推動力。服務輸出將成爲資本輸出的新亮點,發達國家的成熟服務業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之勢在這幾年大大加快,對銀行、保險、貿易、旅遊和房地産行業的投資將快速上昇。但這樣的發展仍顯不够:雖然中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23%昇到2005年的41%,但這一比重不僅大大低於64%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於發展中國家45%的平均水平。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蒲長城對此的判斷是: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服務”將同“中國製造”一樣,成爲中國經濟崛起的又一個亮點。因此,正反兩方面的信息告訴我們,服務業的新價值提昇勢在必行。

  中國在新的“十一五”規劃中已經把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作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因而對中國而言,發展現代服務業,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構建了和諧社會,而且將進一步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文章認爲,要讓“中國服務”在新的經濟增長時期創造出新價值,就要加大資本投入,吸收服務業功能,消除行業障礙,加速傳統與新興行業相結合,進一步提昇服務業的水平。發展現代服務業重在引進國內外著名企業,引進國際資本的同時,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信息業態,促進服務業的經營理念、管理體制、組織形式和服務業的匹配、創新,培養發展一支國際性的服務業集團。

  文章指出,鑒於第三産業既服務于生産又服務于消費,發展服務業當把文章做在促進生産與消費上,要將第三産業內部結構調整與促進經濟整體發展、與優化消費結構聯繫起來,一幷統籌考慮。比如要滿足生産發展的新需要,加快科技水平提昇,向服務含量高的消費需求傾斜,促進文化教育消費,便利大衆健康消費等等。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對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視程度已有顯著提昇,有助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多項政策措施相繼出台,服務業對外開放帶來的競爭壓力也將推進中國服務業的發展。諸多有利條件的形成,預計將爲中國服務業在未來幾年內大踏步前進帶來美好前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