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提高外資購房門檻 打擊炒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4 17:59:48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中國24日發出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又一道令牌,對境外機構、個人購買商品房的資質“設限”。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旨在打擊外資炒作中國房地產,有望為部分地區房地產過熱降溫,平抑房價。

  新華社報道,根據這份建設部等六部門發佈的《關於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只有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和在境內工作、學習超過1年的境外個人才可以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

  近年來,外資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上“跑馬圈地”漸成加速之勢,今年一季度外資在中國購買建築物的資金達45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北京上海集中吸引了九成以上房地產外資。

  但其中令人憂慮的是,外資炒作房地產漸成隱患,有人將外資中炒房一族比作國內的“溫州炒房團”,也有專家指出外資炒作已經成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重大禍害。

  一個普遍的觀點是,外資將從房價上漲和人民幣升值中雙重受益。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師謝國忠說:“房地產周期和利率周期有關,在中國利率這麼低,而人民幣升值壓力又大的情況下,投資者很容易傾向於投資房地產。”

  24日發佈的《意見》為外資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提高了門檻。謝國忠認為,“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條件將限制國外金融投資者的行為,未來國外投資基金、投行等進入中國房地產業首先要在中國開設公司。

  而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小廣認為,“工作、學習超過一年的條件”可以過濾出境外小投資者中的炒房一族,有利於市場健康發展。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說,提高門檻意在抑制境外機構和資金來中國大陸炒房,而不是說不許外國人來買房,不許外資進行房地產長期投資。通過政策的調控,可以避免巨額外資通過“豪賭”人民幣升值和中國房地產市場升溫“快進快出”,維護中國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

  據瞭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中,有130多個成員對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設有嚴格限制。尹伯成說,“此次六部門的意見,是2002年中國取消外銷房、內銷房的區別後,國內首次對外資投資房地產重設門檻,是與國際接軌的舉措。”

  “此前中國已經就國內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出台政策,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將內資和外資統一管理,才能使宏觀調控取得預期效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