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報:黎文正悲壯的抗爭VS冷漠的政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7 09:47:43  


  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台灣民生報今日發表社評說,被稱為“草莓族世代”的學運,在一個人的堅持下,意外地撐得比想像中還要久。輔大學生黎文正連續六天絕食,讓這場所謂“一個人的學運”的抗爭,產生了一股奇特的悲壯力量。黎文正堅持要等到陳水扁來,但他的身體狀況其實已到達了臨界點。

  社評說,對親綠學者及野百合世代的反扁行動,民進黨都視若無睹了,又豈在乎中正紀念堂這寥寥幾個大學生?但黎文正驚人的毅力,終於讓綠營不得不稍稍正視他的抗爭;可笑的卻是他們的說詞。有人說,學生的本務就是念書,不該參加他們不懂的政治活動;更有人說,黎正文已因逾半學分不及格遭到退學,喪失學生資格,根本沒資格參加學運。

  社評指出,這些論調,不僅充滿悖謬,也充滿反動。黎文正因為參與抗爭,未返校赴期末考,因此遭到“二一”退學;政治人物竟倒果為因,指他已失去搞學運的身分,這不是惡意抹黑嗎?再說,所謂學生應以“念書”為本務,也和威權時代的反動論述毫無兩樣。教育的目的,除了教導學生知識技能,也在教他們關心社會、參與社會。當學生勇敢跨出校園的藩籬,政治人物卻說社會不是學生的世界,要他們退回教室,這不是矛盾嗎?

  綠營人士還說,黎文正如果各科成績在七八十分以上,品行優良,那他參加學運的資格比較不受質疑。但如果只有模範生才有資格搞學運,那麼,人類歷史上還會留下這麼多影響深遠的學生運動嗎?試想,台灣近幾年的政經衰敗,讓年輕人對自己的社會深感無望,他們站出來,希冀以一己之力呼籲阻止亂象,即使是螳臂當車亦在所不惜。年輕人抗議的權力,誰能剝奪?

  當黎正文絕食的第六天,陳水扁卻正忙著幫交保的女婿趙建銘尋求台大醫院的復職。社評質問,陳水扁和趙建銘,都是求學路上一路成績優異的模範生,當然不曾分心參加什麼學運。且看看他們染指政治之後,對台灣做了什麼!
 


    相關專題: 陳水扁--神話幻滅 提前跛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