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的經濟中心--孟買。 |
《紐約時報》7月2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印度發展模式》的文章,作者Gurcharan Das曾經擔任寶潔印度公司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一步跨入全球資訊時代——獨具特色的印度經濟社會改革》(India Unbou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volution From Independence to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一書的作者。
儘管世界才剛剛發現印度經濟所創造的奇跡,事實上,印度經濟奇跡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30多年之後,印度經濟終於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1980-2002年間,印度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高達6%,2002年以後,印度經濟增長更加迅猛,2002-2006年間的平均增速達到了7.5%。
印度經濟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裏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在過去20年中,印度中產階級人數增長了四倍,約有2.5億印度人生活已經達到小康。與此同時,印度貧困人口也在快速減少,人口激增的問題也逐漸得到改善,目前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降低到1.7%,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同時人均國民收入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人均收入已經從1980年的1178美元增長到了2005年的3051美元,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印度經濟奇跡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值得稱道的是印度創造這些奇跡所選擇的發展道路。與亞洲許多國家選擇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明顯不同的是,印度走的是一條擴大內需和鼓勵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道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裏,亞洲許多國家都創造了經濟奇跡,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選擇的是一條“出口導向加吸引外資”的快速趕超型發展戰略。這種戰略能夠在短期內收到明顯效果,但並不具有持久性。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很好的例證,許多經濟奇跡在金融風暴過後蕩然無存。
然而,印度卻與眾不同。它沒有利用廉價勞動力優勢,也沒有刻意鼓勵出口廉價產品,甚至也沒有想方設法吸引外國投資,印度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內部需求擴大的結果,是消費推動和服務業壯大的結果。印度經濟增長沒有過多地依靠外資,也沒有靠投資來拉動,印度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在於收入增加引起的市場擴大。這意味著,印度經濟抗擊外部風險衝擊的能力更強,因為其增長的動力在於內部,而不象中國那樣依賴國際市場。
印度增長模式的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經濟增長與國民富裕是同步實現的。印度推行的是一套“國民同富”的發展政策,在經濟改革中沒有偏袒任何一個行業或任何一個部門,私營經濟在印度得到了鼓勵並充分發揚。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收入兩極分化,同時也避免了讓改革成為某些集團謀取私利的工具。在收入不平等方面,印度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情況最好的一個。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吉尼係數在印度為33,遠遠低於中國45的水準,更低於另外一個發展中大國巴西59的水準。收入差距不大使印度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印度模式的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其生產效率的提高。目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30-40%都是生產效率提高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依靠總量投入。這一點與中國有明顯不同,也有別于其他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生產效率提高是經濟增長真正有價值的指標,它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而且也意味著技術進步。單純依靠投資和產量增加來推動經濟增長並不能反映一國經濟運行的真相,投資效率和生產效率提高才是經濟健康增長的真正指標。
不過,印度經濟奇跡與亞洲其他國家最大的一個區別是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程度顯著不同。亞洲經濟奇跡很大程度上是國家或者說政府干預經濟發展的結果,政府在許多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中都發揮了核心作用。但在印度卻不同,印度政府很少直接干預經濟運行,而是推出了一系列鼓勵私營經濟、自由企業和自由市場發展的政策。自由市場機制在印度經濟奇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斷壯大的私營企業是印度經濟奇跡的核心。現在,印度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私營企業,而且擁有亞洲最具活力的證券市場和最現代化的金融服務體系。這些優勢將把印度經濟奇跡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來源:中國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