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親綠學者二度聲明,理想有餘震憾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7 10:32:04  


  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半個月前,一群親綠學者毅然決然選擇站出來籲扁下臺,為台灣政壇與綠營投下一枚震撼彈,這段時間以來,大家都在看,這群學者接下來怎麼做?半個月後,即使籲扁下台的立場不變,但除了曾替陳水扁辯護的律師羅秉成之外,其餘學者的聲明稱不上天馬行空,但高談闊論絕對恰如其分。 

  東森新聞分析文章說,猶記7月15日,這些過去工作背景與理念認同民進黨的學者,選擇站出來籲扁下臺,雖然沒有實質效果,但是振振有辭的聲明,讓社會大眾感受到,這些綠營學者已經看不下去了,決定給民進黨一記當頭棒喝,只不過,無情的“蛋頭學者”、“泛藍黑衣人”等負面標籤馬上接踵而來。 

  當吳乃德老師談到公民社會,用利刃的文字刀回擊綠委替他們貼上“蛋頭學者”的標籤,心中滿是感佩,只不過,公民社會的概念太過理想化、不切實際,與會學者們希望改變全民的思想,希望大家能成為“公民”,而不只是“選民”;這些概念絕對都是非常正確,但付諸實行的可能性趨近於零。 

  “領先一步是先知,領先很多是白痴。”大家都很期待這些親綠學者會有明確的下一步,會持續對扁做出重砲攻擊,或甚至是對扁提出最後通牒,但卻彷彿是上了一堂“政治社會學”,讓同屬嗆扁的民眾難掩失望。 

  文章說,吳叡人說得沒錯,誰能知道這超兩萬人的連署,對他們的期望在哪?他要不斷說理,因為這個社會不講理,直到這個社會講理為止,那就是公民社會的成型。 

  這群學者從不否認“親綠”,范雲說,她們過去的理念與價值判斷是認同民進黨,因此不否認“親綠”,言語中流露出對民進黨還有一絲絲的期待,因此不否認也不駁斥“親綠”,也因此講話特別大聲,但當他們便回學者高談“公民社會”的願景時,他們就只是全台灣眾多學者中的幾位博大精深的教授。 

  有人提到,這條公民社會之路是孤單、無聊、枯燥,但這條路是沒有路口的,根本就沒有缺口可以進去。台灣社會就是如此,政治就是在貼標籤,利用政黨屬性來判斷你的言論可靠性,不然,親綠學界的震撼力為何會如此大?如果只是藍批綠,勢必就會淹沒在一堆政治口水之中,不是嗎? 

  文章說,發生這麼多弊案,有人說陳水扁知情是包庇,不知情就是昏君,聽這些學者談台灣公民社會的願景,他們自己也知道是“理想情況”,既然這樣,又何必拿到“現實情況”來說呢? 

  無論如何,看到這群親綠學者頂著社會各界的壓力再度站出來,心中滿是佩服,或許不用做出令人驚豔或激烈的抗爭手段,但也不用再談高層次的理想,因為那不但會再被貼“蛋頭學者”的標籤,也會跟陳水扁的道歉一樣,“不切實際”。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