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報:唐英年是居安思危 抑或杞人憂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30 11:28:32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香港《成報》今天發表題為「居安思危抑或杞人憂天」的社論,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在《香港家書》再次為銷售稅打鑼,唐英年認為現時香港約三千億的財政儲備並不足夠,所以要開徵銷售稅,而開徵銷售稅對香港社會影響是輕微的。

  香港有三千幾億財政儲備是否足夠,究竟要去到幾多才算是足夠呢?很難作一個很明確的界定。如果以一個管數人的心態去考慮,錢一定是愈多愈好,有錢就好辦事,亦可以為了突如其來的災禍作準備。唐英年的想法,很容易去理解。

  社論表示,由香港回歸之後的九個財政年度,除了97至98年度及05至06年度錄得盈餘之外,其餘七個年度均錄得赤字,財政儲備減少約一千億,財政司司長相當憂慮。在家書中強調該七年赤字共用去了1900億儲備,如果以這個數字與我們的財政儲備比較,香港的三千幾億,可能在幾年間用清光,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

  由98年至05年,大家都記憶猶新,香港市民經歷了一個極度困難的經濟周期,環球的金融風暴,香港受到衝擊;董建華一個八萬五政策,再加上國際大鱷乘勢狙擊,香港的樓市幾乎崩潰,股市急挫,市民在空氣消失的財富計無可計。滿街負資產市民,破產個案連續上升,哪還有心情去消費,香港的市面一潭死水。禍不單行,03年又再來個沙士災禍,來勢洶洶,市民連出街都不敢,更遑論去消費。在這幾年,政府的稅收減少,已經是意料中事,政府甚至要推出很多政策去打救市道,扶助中小企業,希望他們渡過難關。亦搞了很多活動,例如皇家馬德里來港踢波、國際巨星音樂會等,沖淡沙士的恐慌,亦令市面復活。這些救市措施的花費,實在不少,03至04年度,香港錄得400億元的赤字。

  社讑指出,唐英年用香港最惡劣的時間去評估財政儲備是否足夠,究竟香港市民應該居安思危抑或財政司司長用「近年往績」去推銷他的銷售稅呢?香港在上個財政年度已開始有盈餘,由原來預計赤字100億到埋單計數有約140億盈餘,香港的經濟環境亦已確定由谷底走出,並且穩步向好。在這個勢頭之下,會否又再次出現連續七年的天災人禍,比沙士殺傷力更大,比八萬五禍害更深的事故,如果我們去思危,香港可能重複出現過去七年的情況,倒不如我們懷疑香港現政府的管治能力來得切合實際,因為人禍比天災來得容易。

  根據唐司長的預計,在2005年至2011年的六年間,香港的累積盈餘大約有1000億,加上現時的3000億,香港的財政儲備約有4000億。如果以回歸之後到今年九年作一個經濟周期計算,每九年財政儲備減少1000億,4000億可以用36年,而這36年每個周期必須出現一場大災害,用這個「憂慮」去推銷銷售稅,很難令人信服,況且銷售稅推行,庫房每年只是有一百幾十億的進帳,為了這一百幾十億而去憂慮十幾廿年後的香港經濟情況,甚至將香港市民推向深淵,絕對不值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