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巨頭國美與永樂合幷凸顯投行的資本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31 07:06:37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國美與永樂的合幷,塑造了國內家電流通領域新的巨無霸,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稱,在這一事件背後凸顯的資本力量令人關注。

  競爭殘酷
 
  文章稱,由於三大家電連鎖企業之間打起隔墻開店的“肉搏戰”,殘酷的競爭正在大幅擠壓該行業彼此的利潤空間。永樂忙于收購的代價就是外地的一些門店成爲拖纍,降低了其盈利。陳曉坦言,今年4月份,永樂發佈的2005年度財報中就預測2006年上半年的業績下降。

  盈利下降的明顯後果是,永樂的大股東和上市保薦人摩根士丹利連續5次减持永樂,而有意思的是,大摩在减持永樂的同時,却在悄悄增持國美,持股由上月底的7.2%增至7.6%。

  永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摩根士丹利和鼎輝以總代價5000萬美元分別認購永樂3.63億股和5913.97萬股,但同時與永樂管理層簽訂了對賭協議:如果永樂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的淨利潤高於7.5億元,外資股東將向永樂管理層轉讓4697.38萬股永樂股份,反之永樂管理層將向外資股股東轉讓4697.38萬股;如果淨利潤不高於6億元,永樂管理層將向外資股股東轉讓多達9394.76萬股,這相當于永樂上市後已發行股本總數的約4.1%(不計行使超額配股權)。

  盈利的下降可能使永樂輸掉對賭協議。

  外資撮合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迫于與大摩“對賭協議”的壓力,陳曉考慮出售永樂,但更重要的是外資股東的撮合。投資的本質就是套現賺錢。在年初分衆、聚衆的媒體會上,聚衆第二大股東凱雷投資的高層曾經坦言,這樁交易是凱雷一手撮合的,因爲同處一個行業的兩强,惡性競爭的後果祗有兩敗俱傷,倒不如强强合作抵禦外敵。大摩的作用决不遜色于凱雷。新公司成立後,大摩將持有2.4%左右的股份。

  有人猜測,華平基金在合幷案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月2日,國美電器與華平基金達成協議,華平基金通過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1.2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及2500萬美元認股權證。當時,雙方表示,華平基金除了注資國美外,還會委派一名非執行董事進入國美董事會。 而陳曉透露,永樂是從今年2月份開始與國美談合作的,雖然最初不曾涉及收購。也就是說,在華平進入國美董事會後,兩者才有了更深的接觸。合幷後,國美將變得更爲强大,這將使華平受益。

  資本力量

  文章指出,從蒙牛、雨潤等一系列相似的例子中可見,跨國投行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本質就是風險投資,必然會設法以轉讓幷購或要求被投資者回購等方式尋求退出,國美的强大無疑能使投資者賺更多的錢。

  一些投行在中國連鎖行業的資本市場上表現活躍也已有目共睹,美林、花旗等投行力挺中國零售連鎖業的幷購等等,都顯示出這股第三方力量的作用。

  國際財務管理協會中國總部秘書長何巧莎也表示,國際上大型的私募股權基金來到中國就是要發現掘金機會,他們的目的是逐利。在家電零售行業,規模是决定成敗的關鍵,幷購是擴大規模的捷徑。她透露,國美股東華平基金和永樂股東摩根斯坦利在操縱很多事情。因爲國美和永樂相對於國際基金規模比較小,這些國際投行就要通過規模的擴張來提高它所投資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