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近來,關於“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的龍頭老大國美電器收購排名第三的中國永樂”的新聞充斥媒體與網絡。新京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在人們津津樂道“幷購使得原先家電連鎖業分而競爭的格局一躍成爲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在此格局上,將上演强者恒强的特徵”時,應該認識到,這祗解决了外部環境和形式上的競爭壓力問題,却幷不能從根本上解决制約持續、健康發展的內部因素問題。
文章分析,爲什麽擴張快了反倒利潤下降?爲什麽不僅整體利潤、利潤率下降,單店利潤也下降?究其根源,在於同質化極度擴張帶來管理人員匱乏、空降部隊文化融合困難、心態浮躁,規模過大造成管理思維、模式和手段跟不上及財務失控等問題。有效的擴張可以造就一代梟雄,沒有節制的擴張也可能是一場浩劫的開始。過快的擴張速度,正在使企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將價格戰作爲惟一的競爭策略,將會落入零利潤的零和博弈陷阱。
其實,在馬拉松式的競爭中,沒有誰可以通過一役一統天下。在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靠什麽取勝?誰會是最後的贏家?文章强調,差异化戰略選擇决定未來成敗。
BestBuy等國際零售巨頭之所以能獲得高於國內家電零售企業的利潤率,主要是通過非價格競爭等營銷手段實現。現在它們還祗是局部進入中國,如果大舉進入中國,我們的家電連鎖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其實,除了價格競爭外,還可採用强化供應鏈管理、增值服務體系、獨特消費體驗等差异化競爭手段。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策略是在前期大幅投入基礎建設,與此同時穩步推進店面的拓展。最近兩年,其銷售額的增長都高於店數的增長。而且,其近三年的平均毛利率超過22%,幷且呈逐年上昇的趨勢。而同期本土零售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僅維持在10%左右。
從産業的集中度上看,目前中國家電零售企業超過3.2萬家,而美國的家電零售企業不足1000家。但BestBuy等排名前4位的連鎖零售企業的美國市場佔有率達到90%以上。而據統計,中國排名前5位的連鎖零售企業在整個消費電子市場中的佔有率僅有20%.上述情况,值得中國家電連鎖企業深刻反思。
文章指出,其實,被忽略的三、四級市場倒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爲。發展應講究策略,尤其是在機構佈局與拓展上。如何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用,是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應有主有次、有先有後、有取有舍,要有目的、有選擇地建立幾個“根據地”、幾個“糧倉”。切不可一刀切,全面鋪開、全面推進。因此,不必都擠在一、二級城市,也不必擔心三、四級城市有沒有市場,完全可以到中西部去發展,向三、四級城市延伸去淘金。
一些家電製造廠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自格力與家電連鎖巨頭鬧翻後,在衆多家電連鎖巨頭加速跑馬圈地時,TCL、美的、海爾等一些家電製造巨頭也都開始悄悄地著手自建營銷渠道,幷把突破口放在三、四級城市。如此看來,家電連鎖企業如何開發三、四級市場倒是個應該研究的問題,是個挑戰。文章最後說,誰能在三、四級市場找到發展模式和贏利模式,誰可能就將擁有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