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逾百人調查組常駐上海 調查社保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6 11:30:23  


社保基金管理著1.8萬億資產。 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近日召開的全國勞動保障系統紀檢監察座談會,通報了上半年查處的一批社保基金違法違紀案件,其中最為矚目的是上海社保局局長祝均一違規拆借32億元社保基金案。據悉,為了徹底查清此案,中央已經派出超過百人的調查組常駐上海。 

  文匯報報道,目前中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和結餘總規模達到18,435億元,相當於GDP的10%,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加。據估算,近年因違規動用、少報漏繳的社保基金數額累計達數百億元之巨。有關專家指出,企業責任缺失、監管制度落後、官員權力濫用等,是社保基金大案頻發的三大動因。 

  中國社科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德文認為,無論是徵收、運營還是監管環節,現行社保基金管理體制都存在漏洞。一個漏洞是在徵收環節上,由於中國社會保險金實行繳費制而非徵稅制,這就給徵收部門提供了與企業做交易的機會,以不徵收或徵收來的基金不入財政專戶的方式來牟取部門或是個人的私利。 

  另一個漏洞是徵收上來並入了財政專戶的社保基金被勞動保障部門以投資的名義挪用。在中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的社保基金都入不敷出,需要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地方政府會採取一些違規手段,比如編造退休職工的花名冊等騙取中央更多的補貼,用於填補社保基金的缺口或是乾脆挪作他用。 

  第三個漏洞則是投資管理環節。近年來,儘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加強對社保基金的監管,但社保基金違法違紀的案件仍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對於這筆錢有很強的投資衝動,有些地區就打著增值創新的旗號違規挪用社保基金投資。然而對於百姓「養命錢」的社保基金來說,安全性的意義遠遠高於投資回報率。 

  此外,上海社保基金研究專家、上海財經大學鍾仁耀教授認為,全國各地社保基金腐敗案頻發的根本原因在於管理不透明。 

  他說,作為研究社保基金的專家,他本人亦很難從相關途徑查到任何關於社保基金的投資信息,更遑論普通百姓和大眾媒體了。因此,缺少透明度和公眾監管,社保基金就如一塊肥肉,頻發腐敗也屬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近期披露的社保基金違規違法案

 ■河南省濮陽市勞動保障局以減免企業應繳870多萬元養老保險費為代價換取6輛轎車使用權 

 ■黑龍江省阿城市社保局將918萬元借給企業用作流動資金和擔保利息 

 ■浙江省溫州市勞動保障局計財處用社保基金600萬元購買國信優先股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政府擠佔挪用社保基金1,245萬元 

 ■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北州子鎮黨委政府弄虛作假套取社會保險基金69萬元 

 ■上海市勞保局局長祝均一違規拆借社保基金32億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