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隨意定價 IPO詢價醞釀大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5 20:07:07  


  中評社廣州9月5日電/據南方日報報道,中國證監會將對原有的《證券經營機構股票承銷業務管理辦法》進行修訂,並加入調整後的IPO詢價制度等有關內容。與現行制度相比,未來的詢價制度將出現較大的變革。

  從2004年開始實施的新股詢價制度給了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以一定的話語權,有助於整個證券市場定價體系的合理化。但從實踐中看,現有詢價制仍然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發行人、保薦人、投資人三者之間的博弈尚不夠充分,有很多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不熟悉這項業務,存在一定的隨意定價、隨意報價等不理智、不誠信的行為。本次IPO詢價制度醞釀重大調整就是針對以上不足而進行的。
  
  調整一:隨意報價的機構將取消配售資格

  根據目前的操作,參加初步詢價的機構一般為20多家,只有公開發行股數在4億股以上的,參與機構才會超過50家。另一方面,只要符合資格的機構都可以參與累計投標詢價,其數目要遠遠大於初步詢價的參與者。顯然在這樣的規則下,會有一些機構在初步詢價時隨意報價,而最終累計投標詢價時又不參與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有關部門將強化監管,對於那些明顯違反詢價規定、違背誠信原則、隨意報價的機構,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將有權取消其在該次發行中的配售資格。
  
  調整二:簡化流程 提高發行效率

  按照中國證監會2004年發佈的《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行詢價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目前詢價分為初步詢價和累計投標詢價兩個階段,初步詢價確定發行價格區間,累計投標詢價確定發行價格。未來,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企業,將不再有累計投標詢價這一過程,通過初步詢價就可以直接確定發行價格,然後進入網下配售和網上發行程序。另外,網下配售和網上發行將同時進行。

  顯然,通過調整簡化了發行流程,使得新股的發行效率大為提高,這對於申購大軍而言可謂是較大利好;但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而言,擴容的壓力則是有增無減。
  
  影響:個股定價將進一步分化

  新股詢價制度的調整和實施,是中國新股發行市場化的一大進步,機構投資者必然會考慮到該公司的投資價值而使估值更加合理,這將對A股而言意義重大。目前A股市場一些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只有十幾倍,但績差股和部分莊股,其市盈率卻高達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顯然新股詢價制度的實施對A股市場個股進一步分化起到了較強的催化作用。同時新股詢價制的調整和實行,使得一級市場也會出現兩極分化。有前景的股票將比較容易得到投資者的認同,但業績差的公司估值定價的壓力大,發行難度也很大,這從國航的發行就可見一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